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时间:2017-01-15 19:29: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列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 陵 驿①
(南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②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元军俘获,在押解大都的途中经过金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②元:通“原”。
提问:具体分析这首诗作者通过那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②。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②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小题1:作者在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紧扣“夕”字写景的?(4分)
小题2: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的原因有哪些?(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小题1:首句“海棠花底东风恶”中的“花底”极有意蕴,请概括回答。(2分)
小题2:本诗使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就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手法作具体分析。(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除外。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更漏子·本意
[清]王夫之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王夫之,明崇祯十五年拳人。明亡,举兵抗清。后退居石船山,著述以终。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举出一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