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1-15 19:13: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阑珊,徜徉于美丽的田野村落,无处不充溢着大自然那盎然的生
机和活力。
B.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百年孤独》带给我的美妙的阅读体验,那些翻云覆雨、时空倒错的想象和叙事。
C.某些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种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D.在经历一轮轮疯狂的抢车潮后,杭州限牌风波昨晚尘埃落定:杭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今天零时起,杭州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不合语境意义。B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望文生义。C掩耳盗铃:本义为偷钟的人怕别人听见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是自欺欺人的意思。不合语境。D尘埃落定:多用来表示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果。符合语境。四个选项的成语都为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平时学习应注意积累常用成语的意义与用法,关注成语的褒贬色彩与适用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容国团曾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为新中国夺取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今天多特蒙德
再次见证历史.铭刻下中国男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勇夺六连冠的奇迹。
B.长篇纪实小说《雷锋》匠心独运,巧妙运用“螺丝钉”这一关键词,贯穿了雷
锋的一生,使得作品的纪实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1316星系图像中,这个遥远星系
的尘埃勾勒出了“上帝脸”的轮廓,让人感到莫衷一是
D.“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事关国家发展、
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不符合语境。可用“不可思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⑴越国以鄙远??????⑵函封之??????⑶太子迟之???⑷朝歌夜弦???⑸履至尊而至六合
⑹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⑺赢粮而景从??????⑻却匈奴七百余里⑼以弱天下之民
A.⑴⑵ / ⑶⑸ / ⑷⑹ / ⑺⑻⑼
B.⑴⑶ / ⑵⑸ / ⑷⑹ / ⑺ / ⑻⑼
C.⑴⑶ / ⑵⑺ / ⑷⑸⑹ / ⑻⑼
D.⑴⑵ / ⑶⑷ / ⑸ / ⑹⑺ / ⑻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2)函名作状,用木匣子(3)迟?意动,认为迟(4) (吃)?名词用作动词(5) (归罪,责备)名词用作动词(6) 名词用作动词?游泳(7) 名词用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8) 使动用法? (使……退却,击退)(9) 使动用法 (使……弱,削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培育: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育良种;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培育友谊;培养教育,培育新人。B本指在水面上出没,比喻盛衰、消长,也指随波逐流,与道沈浮俯仰。(《淮南子?原道训》) 与世沉浮。涵养:修养,很有涵养; 滋润养育 用造林来涵养水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含的通假字的一项(??)
A.道之斯行,绥之斯来
B.居则曰:‘不吾知也!’
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无欲速,无见小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道:同“导”。引导。D无同”勿”(答案不对,B和C都没有通假字)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