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1-15 19:11: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IDTH: 620px; HEIGHT: 84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20">A.烧(bèi)
B.除(fú)?
C.股(hé)?
D.恨(jí)?妆(jìnɡ)?
咕(dáo)???
瞎掺(huo)??
(dī)????车(yùn)???
案(dánɡ)??
次(dànɡ)?
(xuǎn)???来问讯(jí)
春风荡(dài)
拿了鸡毛令箭(dànɡ)?
抛头面(l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B.一些人对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用伤疤来叫座赚钱的问题上表示不满;也有观众表示,大地震既已过去,电影再现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
C.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D.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誉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句式杂糅、语序不当、中途易辙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B项句式杂糅,第一句应该说是“在……问题上”或“对于……问题”;C项语序不当,“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应颠倒过来;D项中途易辙,主语不一致,将“香港游客”放到“在”后。
点评:介词病句类型试题,要熟练掌握《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六种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提出句子主干进行分析,如无误则对其修饰成分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bǔ)乳 庐(zhǒng) (yì)业 一(yuán)破屋 B、(hé)辙 江(zhǔ) (qiān)期 (sù)兴夜寐 C、(zhì)鸟 (fán)语 (jì)荷 (yáo)窕之章 D、自(yì) (jī)鸟 修(xì) (qiān)腰细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   嬉笑  榆阴   绿草如茵
B.惆怅   气慨  租赁  黯然神伤
C.和蔼  杀戮  编辑  陨身不恤  
D.竹蒿  叱骂  绯红   残无人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B气慨,应为固定词语:气概 ; C陨身不恤,错误,应为:殒身不恤;D竹蒿,近似字错误,应为:竹篙;残无人道,固定词语错误,应为:惨无人道。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0字。(4分)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段,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规律,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并掌握这种特殊细胞生长与繁殖的规律,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精确制导地克敌制胜,这样才能把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答:      ▲        ▲        ▲          


参考答案:拿起舆论武器(2分)应对谣言(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本段文字最后指出只有夺取舆论高峰,克敌制胜,这样才能把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这句话中压缩主要意思,可得出答案,注意不超过十个字。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