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九)

时间:2017-01-15 19:06: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改错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
  在先秦,主要有这几种人格理想:“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孔子人格;锋芒必露、正义在胸的孟子人格;独往独来、不(lìn)???????????????????????? ????去留的庄子人格。这些人格是值得后人效尤的。 < style="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RIGHT-STYLE: solid;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LEFT-STYLE: solid;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1"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infotext" cellpadding="0" width="650" bgcolor="highlighttext">项目指出原处回答问题 错别字:锋芒毕露订正: 拼音:lìn填写: 用词不当:效尤订正:


参考答案:错别字:锋芒必露,订正:锋芒毕露????
拼音:lì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一段文字,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张炜的《你在高原》以最高票数获得矛盾文学奖。这是部气势恢宏、意蕴深厚、文采斐然的时代大作,全书400多万字,连篇累牍,让人叹为观止,作者高扬仁爱、悲悯、大德大美之情,苦苦追索自我、民族、人类生存的精神高原。从艺术表现层面来看,小说的故事框架宏大,构思缜密,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美与朴拙、大气与精巧为一体,敞开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深邃、诗性、优美的无限可能性。作者张炜也因此名噪一时

A.连篇累牍
B.叹为观止
C.缜密
D.名噪一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连篇累牍”,指篇幅冗长,贬词褒用,不合语境。B项,“叹为观止”,赞美事物好到极点,褒义词,符合语境。C项,“缜密”,周密细致,符合语境。D项,“名噪一时”,指一时名声很大,褒义词,符合语境。
点评: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明天,我国将迎来百年难遇的一次日全食。几乎全国的天文工作者,都已经在____我国东西的观测带上调试好仪器,蓄势待发。
(2)由于胜利路拓宽改造工程涉及8000户拆迁家庭,相当一部分有回迁意愿或暂时未购房安置的住户,选择了短期租房子以求____。
(3)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____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也需要助手的帮助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A.贯串 过渡 即使
B.贯穿 过渡 即使
C.贯串 过度 虽然
D.贯穿 过度 虽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大直若屈,????????????????,????????????????。(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第十二》)?
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客至》)


参考答案:(1)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字数100字左右。(7分)
2013年7月,因为在城区很难见到萤火虫,山东青岛一家公司花巨资从广西引进万只萤火虫,然而,这些美丽的小虫仅在青岛呆了三天就有一半死去。有专家分析称,萤火虫从城区消失,是因为城区内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大环境不复存在。而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42个孩子中,有11人从未见过萤火虫。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恐怕再也看不到萤火虫了。


参考答案:
【参考观点1】大凡生物,都有其生存与生长的环境。为做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能抓住材料中的事实提观点3分,有适当的分析4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小虫仅在青岛呆了三天就有一半死去,是因为城区内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大环境不复存在;青岛这一做法有点不切实际;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