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9:04:17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B.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然而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C.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快对外太空的开发、探索和研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D.这个城墙由于劳动的创造,它的工程表现出伟大的集体创造与成功的力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在过去两年多的高中生活中一定有你难以忘怀的记忆,请你在记忆的回放过程中,选择班级的一个活动场面进行描写.
要求以描写为主,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场面描写,辅以抒情,修辞手法可用比喻、拟人等。没有以描写为主9分以下,修辞缺一项扣2分,其他视语言表达给分,分数力求拉开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在“立交桥”“路”“阳光”“空气”中任选两个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生动,有一定的哲理。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
简单的人心是路,直直地一通到底;复杂的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考试与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必须一致, ,考试依据《教学大纲》无疑是正确的。 ,考试与教学又有所不同。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 知之较少到知
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 考试则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A.当然但是和 和不过
B.因此但是或或而
C.因此因此或或不过
D.当然因此和和 而
参考答案:【答案】
B
本题解析:【解析】
[本段有四个句号,表明有四句话。第一句中的两个分句有因果关系,第一条横线处该填“因此”,第一句和后边三句在语意上有转折,第二条横线处该填“但是”,“和”表并列,“或”表选择。就某位学生来说,他如是“不知”,就不可能是“知之较少”,他如是“知之较少”,就不可能是“不知”,这就是“选择”的意思。因此,第三条横线处该填“或”。第四条横线处应填“或”的道理同此。第三句话,最后一条线的前边是讲“教学”如何,后边是讲“考试”如何,两者是并列关系,应填能表示并列关系的“而”,不能填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看到城里的“举人老爷”到未庄逃难,而未庄的“一群鸟男女”也惊恐万状时,改变了起先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的态度,他和赵秀才们相约革命,革掉了静修庵里的一块龙牌。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周朴园在认出了侍萍之前,很怀念侍萍,家里的一切都按照侍萍在时的布置,可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却厉声说:“你来干什么?”“是谁指使你来的?”并决定用钱来解决他们的恩怨。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阿Q的革命只是高喊“^造**了,^造**了”,他找假洋鬼子参加革命被拒绝。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