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5 19:01: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得分: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小题2:第三联写人世悲欢,真切感人。读到此处,你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哪两个字传达了作者此时的情怀?(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答出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第二联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从关键字上,从具体意象上分析,发现比喻手法与拟人手法最明显。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2:
试题分析:概括情景可分析: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这两句总让人联想到灯下缝补的老母亲和独立凭栏远眺的妻子。炼字就是找最具表现力的字,一般为形容词或动词。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答此类题首先结合诗句分析,再者还要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炼字题一般在解题时关注以下几种词(1)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多用拟人的手法?(2)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 补充:?(3)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4)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完成(1)—(2)题(6分)
驻马听?吹????????????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闻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
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妙笔!
(2)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3分)


参考答案:(1)A? B(A项,“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B项说作者


本题解析:(1) A? B(A项“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 B项说作者听闻“成边将士吹箫抒怀”,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
中间四句写笛曲吹奏,作者用了“霜天、沙漠、鹧鸪、暮云、梅花。”等视觉形象,让读者通过联想感受笛曲的苍凉、旷远、凄清的意境以及摄魂夺魄的艺术魅力;以凤凰台上箫史、弄玉的历史典故暗示吹奏者具有仙人一般非同凡响的高超技艺。)
(2)。“梅花惊作黄昏雪”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形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习题。(7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作者: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小题1】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泪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从【注】中提供的背景可知,这首诗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题目要求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那么只要找出作者眼前的景(“实”)和心中的情(“虚”)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自?????叙??杜荀鹤①
酒瓮琴书伴病身, 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 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 世情奈值②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 白发吾唐一逸人。
注:①杜荀鹤: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才华横溢,仕途坎坷。②奈值:奈何。
(1)此诗首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这首诗在谋篇布局上构思精巧,结构层层推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请根据提示分析中间两联。(4分)
首联:“乐于贫”,带出颔联“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表明“乐于贫”的心迹;
颔联:????????????????????????????????????????????????????????????????????
??????????????????????????????????????????????????????????????????????????
颈联:????????????????????????????????????????????????????????????????????
???????????????????????????????????????????????????????????????????????????
尾联“平生肺腑无言处”,又与开头“酒瓮琴书伴病身”相呼应,满篇皆活,浑然一体。


参考答案:(1)概述了自己的境遇和处事态度。(2分)是一个整日以酒浇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王安国,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一生不得志;②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了一幅夜雨过后,万花凋谢,残花遍地的暮春图。比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