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15 19:01: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小题1:请分析颈联“邀”和“纳”二字的妙处。(6分)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邀”字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邀”字采用拟人手法,“纳”字用了化虚为实。
小题1:也可从“写景顺序”角度入手,全诗景物描写顺序是由白天到夜晚,从视觉到听觉;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毛泽东一首七绝,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1)人们一直对诗中的“劲”字备加赞赏,请分析为什么。(2分)
(2)诗的结尾句“无限风光在险峰”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1)“劲”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松树的外在形象,而且概括了松树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一②题(8分)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小题1: 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
(8分)①“又到”句点明诗人重到当年


本题解析:
小题1:(2分,答出3句给2分,答出2、3句也给2分,只答第1句不给分。)表达了离别之苦,怀念之情,凄凉之意。(2分,答对一点就给2分,如答孤独、寂寞的给1分。)
小题1:(4分,只写“对举”“对比”“比较”,而没有具体分析给1分。能从其它角度如反语、比喻等分析,言之成理也可以。)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8)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9)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0)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2)可以横绝峨眉巅?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句要注意“萧”的字形;第2句注意“峨、眉”两字的字形;第3句注意“凋”的字形,;第4句注意注意“幽”的准确记忆;第5句注意“生”的准确记忆;第6句注意“受”字的准确记忆;第7句注意“珮”的字形;第8句注意“鹃”的字形;第9句注意“攻”的字形;第10句注意“难”的准确记忆。“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庾信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前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灭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注:庾信原为南朝梁时著名的宫体诗人,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扣留,时值西魏灭梁,于是羁留北方。历仕西魏、北周。此诗为他仕北周期间所作。
(1)此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答:???????????????????????????????????????????????????????????????????????????????????????????????????????????????????????????
(2)诗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进行咏怀?试举一例作简要说明。(6分)
答: ????????????????????????????????????????????????????????????????
?????????????????????????????????????????????????????????????????????????


参考答案:(1)此诗塑造了一个为乡国离恨折磨的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抒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