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3 20:38: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剑桥大学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而剑桥并没有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这里现在仍旧是学生宿舍,唯一不同的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们都以能入住这个设施陈旧且并不舒适的百年老屋为荣。这里也是每年入校的新生和众多游客必来瞻仰之地。房屋的修缮由政府长期拨款。
材料二:作家莫言“获奖”后,来“朝拜”的各色人等涌到他老家山东高密平安庄这个昔日的宁静小村。为能沾一沾“灵气”,踏平了莫家大院,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莫言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出租,众多手持罗盘的风水师也煞有其事地来此观察“龙脉”……小小的平安庄,已成了不少人的“发财圣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例文参考:
一、为了什么的纪念
牛顿故居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两则材料写的是有关“名人”和“文化”的社会现象,而又与“金钱”密切相关。
就第一则材料,可以写“名人或博物馆、展览馆的免费开放独秀鄂生成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远比卖门票的意义大得多”“文化不能只认钱”。
就第二则材料,可以写“人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需要创造整体教育环境”“正确发挥名人效应”
对比两则材料对待名人故居的态度,体现了人的素质、文化修养、思想觉悟的区别。谋求和平与发展,关键因素在于人。如果没有文化素养,崛起只能是一句空话。还可以立意为:加强引导,让名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句西方谚语:我没有鞋子,我叫苦连天,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个连脚也没有的人。这句谚语启发人们领悟一种知足。
中国古代有一首无名氏的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得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满足,又想姣容美貌妻……”,这首诗反映的是一种不知足的社会心理。
请以“知足和不知足”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
知足是“银”,不知足是“金”


本题解析:人生在世,名利财物,都是身外之物,你就是时时刻刻永不停息、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它,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相反,它还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坎坷和烦恼。有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幸福、不快乐,多半是由于我们的不知足。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不免有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而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一些借口:上班迟到,会有“路上堵车”“闹钟没响”的借口;考试砸了,会有“出题太偏”“题量太大”的借口;英语作业没完成,会有“时间不够”“数学作业太多”的借口……寻找借口惟一的好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别人。
现实生活中,你有找借口的习惯吗? 请以“借口”为话题,联系自己生活经历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什么叫“借口”?“借口”就是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或者假托的理由。从这意义上来讲,“借口”是消极的、贬义的。如果我们顺着这一思路往下想,定位于管理、规范、规则方面,提出“拒绝借口”、“借口是自我欺骗”等观点,可以写出立意比较“保险”的文章。
“没有任何借口”,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
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
与其找借口,不如说“我不知道”“我不会”“我无能”。
不要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甲型HIN1流感疫情的传播蔓延,在美留学的18岁的小黄同学回国前做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归国后自己主动在家隔离一周,并电话告诉亲友不要来访。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责任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1965年,一位四年级学生主动到西雅图图书馆帮忙,他总是认真地把放错地方的图书准确地回归原位。后来他因搬家而离开了西雅图,但他仍坚持亠让爸爸开车送自己到该图书馆义务劳动。他说:“如果爸爸不送我,我就走着去。”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微软电脑奇才比尔·盖茨。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若从材料中“认真地把放错地方的图书准确回归原位”出发,可确定“做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若从比尔盖茨坚持参加义务劳动,可强调“要重视社会实践这一观点为,它们都是切题的最佳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