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20:33:29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12 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天子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
夏,乃复事西南夷。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道必更匈奴中???????????????更:经过
B .唯王使人道送我?????????????唯:只要
C .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竟:始终
D .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具:详尽
10 .下列选项中全都说明张骞“忠贞不渝”的一组是
① 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② 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③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
④ 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⑤ 及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C .②③⑤
11 .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l)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2)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
2、阅读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入,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宾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纳,这里指被采纳。
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没有。
D.晨往,寝门辟矣/辟:打开。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观其辟丸也②则社稷之固也
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①不入,则子继之②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D.①宣子骤谏,公患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3.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A.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②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
B.①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②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C.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D.①公患之,使鉏麂贼之②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B.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可见其“不君”。
C.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
D.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这种精神连杀手鉏麂都被感化。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麂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李贺①小传?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③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李贺,字长吉,卒时年仅27岁。②欻(xū):忽然。③嘒(huì)管:形容管钥之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长吉之事尤备备:完备
B.能苦吟疾书疾:快速
C.恒从小奚奴从:跟从
D.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止:制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D.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因人之力而敝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本文,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勤于写诗。外出时,常常背一古破锦囊,有了心得体会,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然后就弃置不再去看那些作品,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D.末段抒发了作者对李贺一生遭遇的同情和悲愤。其中隐约曲折地表达李商隐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与慨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5分)
(2)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渊死,颜路①请子之车以为之椁②。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释】①颜路:颜渊的父亲。②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
小题1:孔子为什么不赞成厚葬颜渊?(2分)
小题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行为,说说他是怎样的人。(3分)
5、阅读题 文化名著阅读理解题。(6分)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小题1:
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过错,子夏的看法独特,他认为“小人之过”在于文才丰富。他的看法与孔子、子贡对待错误的看法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