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20:15:26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生命的天平秤上,一边没有‘理智’的秤盘平衡另一边‘情欲’的秤盘,那么我们身上下流的欲念就会把我们引导到荒唐透顶的结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说:“人类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则人生趣味剥削无余……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理智和情感应相互制约
广州市增城中学高三 周楚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从材料内容看,两则名人名言观点相反,材料中,莎士比亚观点的前提是如果完全没有理智的情况下,“情欲”的疯狂结局;而朱光潜的观点前提是如果完全信任理智的情况及情感生活胜于理智生活。审题立意可“求同存异”,即:找出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与差异,根据共同之处确定写作范围,根据差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写作角度。由此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过度的放纵,不用理智加以控制,就会走上歪路
二、在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人应活得感性一些,这样的人生才更有趣味。
三、人生需要理智和情感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花谢香犹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例文:
花谢香犹在
人生如花,花朵易逝,生命易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立意的关键在于对“花谢香犹在”的审读。其本意为“花儿凋谢了,而香气犹存”。如果仅仅就花写花,那么文章就浅了,薄了,缺乏思维含量与深层意蕴。进一步审读其关系,我们发现“花是香的实体,香是花的精神、精髓”。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挖掘——由花及人,放眼人生与社会作深入的思考,不难类比出这样的立意:人的生命消逝了,但如花香一般醉人的气节、品性、思想、精神等却流芳千古恒久飘香。如此的立意显然就具有了耐人品味的意蕴,再辅之以典型丰富的素材和优美灵动的语言,那么就不难打造出一篇文质兼美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惬意,是满意,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你欣喜。一丝惬意心中来,心情好了,花会格外的艳,草会格外的绿,水会格外的清,阳光也会特别地温暖……
请以“一丝惬意心中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先写出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列一幅图,根据要求作文。
请根据阅读这幅图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平凡中的伟大
生命是一种奇迹,没有人是平凡无奇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图画材料作文,构思时,可从整体上来把握漫画,弄清漫画的画面意义及寓意。图画中,中间立着一棵参天大树,大树底下围绕生长着许多粗细不均的树根,树根都深深的扎根与泥土,由树和树根的关系,可联想到丰富多彩的寓意。故可参考以下立意:
(1)根深叶才茂,有根才有枝叶,根是基础,很重要。
(2)根默默地做好自己,为植物(他人)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和养料。
(3)根身处底层,低调并非浅薄。当我们看到一茎弱草,或一抹葱绿,不要幼稚地认为它们只是大地闲散的符号,因为,在我们目力不及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种承受。承受了痛苦,就会变得坚强自信;承受了幸福,就不会被幸福淹没;承受了成功,才不会迷失方向。
人生,需要承受。承受孤独,会倍加珍惜亲情和友谊;承受责任,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
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承受
“今晚真不想回家,不回那个可怜的家!”瑛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则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解读材料。“人生,是一种承受”分别是两段文字的首句,点出了“承受”对于“人生”的意义,所以要从“承受”与“人生”的 关系下笔。其实材料内容集中明确,从方方面面详尽地列举了承受的对象,充分阐释了承受的意义,有力地佐证了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人生,是一种承受”“人生,需要承受”,传达了人生离不开承受,要学会承受、勇于承受、善于承受这样的人生真谛。如果只偏重于“承受”种种困难、荣誉、阻碍,而没有和“人生”扯上关系,就是审题失败了。材料中列举了人生中需要承受的东西,当然角度不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