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20:12:47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小题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简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为诗歌意境类的情景再现能力考查试题。要求我们对某联或某句再现景象。我们看此诗颔联描绘了秋气初肃时,群山萧瑟,落叶缤纷,天空愈发显得阔大,更加高远。远远望去,在月光照耀下的澄江碧波无澜,似白练一般。画面给我们阔大,明净,高远的感觉。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我们看尾联写希望乘船归去,横笛吹起,嘹亮四野。这种心思有白鸥明了,愿与其盟。这里乘船归去、横笛、白鸥,几个意象给我们呈现的是远离尘世,遁迹世俗的隐士情怀。所以此诗写的是诗人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细雨
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①,簟卷碧牙床②。
楚女③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注]①白玉堂:指天宫。②碧牙床:指天空。③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整首诗是怎样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的?
参考答案:
诗的前两句,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长短句”“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而词的标题则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B.“现代诗”一般指“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诗体,在形式上冲破了旧体诗的限制,在用韵、平仄、句式上都没有严格的规定,采用接近口语的白话,易为读者接受。
C.新闻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它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而报告文学则不用强调真实,可以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的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他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也强调真实。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 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古人一般都悲秋,刘禹锡、毛泽东两位诗人却颂秋。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王湾《次北固山》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中哪几个字是诗眼?生动地描述了江潮涨后的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诗眼是‘平’‘失’‘悬’三字,生动地描述了水势浩淼,风帆高悬
本题解析:(回答时应这样考虑:“平”、“失”两个字写出水势,“悬”则写出了旅途顺畅,从所描绘的画面看,境界开阔,这是要首先想到的,然后依照情景交融回答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