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13 20:08: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奖掖(yè)桂棹(zhào)外甥女(sūn)棱角分明(léng)
B.纤巧(xiān)赏赉(lài) 血淋淋(xiě)垂涎三尺(xián)
C.弄堂(lòng)佣金(yōng)潜意识(qián)殒身不恤(yǔn)
D.剽悍(biāo)聒(guō)噪露马脚(lòu)噤若寒蝉(jì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A外甥女(shēng)C佣金(yòng)D剽悍(piāo))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
①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          ④大臣强谏(强行)
⑤太后盛气而揖之(等待)          ⑥……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胜过,超过)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⑥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③莫:没有谁 ④强:极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共5分,每空1分)
⑴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⑵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⑶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⑸???????????,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1)风萧萧兮易水寒(2)独留青冢向黄昏(3)一尊还酹江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萧”“冢”“酹”“尊”“谏”“锱铢”。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曹雪芹对《西厢记》的高度评价点燃了他重读王实甫曲作的热情,他急忙找出《西厢记》翻阅,孰料再读立刻就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
B.袁绍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C.这个小失误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不必过多纠缠这些细枝末节。
D.近十年间,武汉家电界战火纷飞,工贸崛起,苏宁、国美入境,不少本土商家折戟沉沙,只有中百电器仍然红红火火,成了硕果仅存的一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硕果仅存 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A相见恨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与“重读”矛盾。B项 引而不发,语出《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C项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榜样。此处望文生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也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
B.西安地铁二号线在沿途车站设置46面人文景观墙,力求充分展示古城的历史沿革和风貌,让乘客在感受现代交通快节奏时也能领略古老文化的魅力。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A“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句式杂糅,应为“基于……”或“在……基础上”。不合逻辑,应该是“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也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C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成分残缺,“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床位”后缺少宾语。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