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20:06:52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小题1: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派人召见孔子。尽管心里不愿意,但讲究周礼的孔子还是去见了南子,这使子路认为夫子是自取其辱。
B.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发誓说,如果做了不正当的事,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孔子发重誓,是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
C.当孔子遭到厄运时,虽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天起决定作用,但仍表示人定胜天。
D.孔子在匡地被拘禁。身处危难之境,孔子镇定自若,一句“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是说,上天保护我,匡人就不能把我怎么样,他用这句话来鼓励弟子。
小题2:根据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心目中的“天”具有什么特点?(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孔子发誓说,如果自己做了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2009年数位翻译名家的离世令人唏嘘不已,但有一点让人感到慰藉,除了杨自俭先生年逾古稀72岁相对年青之外,其他都年过耄耋。
B.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蛋糕,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离别时泪眼婆娑的一句叮咛。
C.当地政府功能瘫痪,财力馈乏等因素令海地地震死亡人数统计工作困难重重,这场灾难究竟令多少人罹难,至今仍无确切数字。
D.眼前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山色空漾,青黛含翠。站在三月的西湖边,你会为春天的美景所折伏,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进入了世外桃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成语用法全部相同的两项
A.破釜沉舟 正本清源 富国强兵 倾国倾城
B.激浊扬清 舍近求远 洞烛其奸 华而不实
C.沐猴而冠 沧海桑田 户枢不蠹 不胫而走
D.履险如夷 无所事事 衣冠禽兽 光前裕后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析:
A使动用法C名词作动词。激浊扬清 舍近求远(形容词作名词)洞烛其奸华而不实(名词作动词)光前裕后(光前:为前人增光,裕后:给后人造福。为动用法)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观察下面华君武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3分)
(2)指出漫画的讽刺含意。(3分)
参考答案:
(1)漫画中一个人决心戒烟,把烟斗从楼上扔下,但又信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政府应从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为前提,加快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
B.“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此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规定的特定时间熄灯一小时。
C.2011年春节前夕,南京某大学大四男生胡蓓蕾,在13天中免费搭车25次,长驱3700公里后,从南京回到乌鲁木齐,被视为纪录片《搭车去柏林》的最新版。
D.针对众多媒体关心的今年庐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是否提高的问题,庐山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透露今后将加强管理,以更加到位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从……为前提”搭配不当; B.“规定”与“特定”重复; D.“是否提高”无法“否认”。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