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19:49:27
1、单选题 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
(1)襟三江而带五湖 [???? ] A.以……为襟
B.胸襟
C.衣襟
(2)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 ] A.连接
B.接着
C.结交
(3)恭疏短引 [???? ] A.疏通
B.撰写
C.疏远
(4)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 ] A.铺陈
B.给予
C.一种文体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放鹤亭记
苏轼 ???????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莍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之)比贤人君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刘???宽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日:“臣不敢醉,但任重贵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日:“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里服其不校????????????校:计较。
B.灾异或见,引躬克责??????躬:自身。
C.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化:风俗人心的变化。
D.其性度如此??????????????度:推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故吾惧其死也???????????②昔其用武而不终也
B.①认者得牛而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惭负长者,随所刑罪?????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②而从六国破亡之言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宽尝于坐被酒睡状。
④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
4.“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B.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道歉呢?
C.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容易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D.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刘宽行为宽厚仁慈的一组是:??? (? )
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⑤宽须臾遣人视奴??????????????????????⑥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羹烂汝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宽为人宽厚,他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的人,反而加以宽慰,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声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属吏有错,他只是象征性地施刑以示;羞辱,从不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则归功于下属。
C.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夫人在早晨会客时让侍女故意以肉汤污其官服以试其会不会发???怒,但刘宽不但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1.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