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19:35:20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 假:借给
B.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坐:定罪
C.会帝厌兵会:适逢
D.第遣使吊赙其家第:按次序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庞籍刚正严明的一组是(3分)( )
①若是,则清强者沮矣
②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
③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④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
⑤召文贵开谕之,遣去
⑥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庞籍长于史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浪游记快
【清】沈复
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暇日出游,得至吼山。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此幼时快游之始。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桥北数武①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午后交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此生平第一大观也。
(节选自《浮生六记》)
【注】①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馆:馆舍
B.赵明府延教其子延:请
C.固不可胜数固:本来
D.此殆灵气所钟钟:集聚
小题2:下列全都能体现作者畅游风景“自以为妙”的一组是(3分)
①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
②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③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④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⑤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
⑥白莲香里,清风徐来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凡事都喜欢独出己见,不屑于人云亦云。有的名胜,并不觉得它有何妙处,有的虽不是名胜,却自认为妙不可言。
B.作者的父亲让他到杭州拜宿儒赵省斋先生为师,在杭州作者趁着闲暇之时游览了吼山的美景。
C.作者认为西湖的水最佳的是玉泉,因为那里水清鱼多,有活泼的趣味,而湖心亭,六一泉则不够“雅近天然”。
D.在紫云洞喝酒至微有醉意,作者登上紫云洞上面的朝阳台之顶极目远眺,觉得眼前是有生以来所见的最妙之景。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
(2)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
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
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明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哆所降致,卒不能屈宪。
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沈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初宪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瑕疵。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余曾祖穆侯以为:“宪,然其处顺,渊乎其似道,浅深莫臻其分,清浊未议其方。若及门于孔氏,其殆庶乎!”(《后汉书·黄宪传》)
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淑竦然异之——异:以……为异
B.子国有颜子——国:郡县
C.先过袁阆——过:拜访
D.宪亦不拒之——拒:抵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而见宪未尝不正容/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不自以为不及/军中无以为乐
C.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D.其殆庶乎/其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黄宪家世贫贱,但十四岁时即被当时贤达誉为“师表”,并将其与孔子得意的弟子颜回相提并论,足见其德行操守出众。
B.第二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等手法来表现黄宪的博大胸怀与深厚学识;“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对黄宪极高的评价。
C.对于仕途,黄宪既不刻意回避,也不积极钻营,他听从朋友劝告到京师做官,虽“竟无所就”,也不改黄宪在时人心中的形象。
D.本文写人物,通篇没有正面着墨人物事迹,只是借别人的言论如绿叶烘托红花写出,体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的鲜明特色。
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奉 高 之 器 譬 诸 沈 滥 虽 清 而 易 挹 叔 度 汪 汪 若 千 顷 陂 澄 之 不 清 淆 之 不 浊 不 可 量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瑕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选题 选出下列句中画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
A.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C.皆以美于徐公
D.王语暴以好乐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
(3)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论语?八佾》)
【注】①麻做的丧帽。②铺张。
小题1: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如何实践“仁”?(2分)
小题2:孔子的一方面强调“复礼”,一方面又主张摈弃“奢礼”,你如何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