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3 19:27: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     ,     ,     ,     ,     ,   。
①一个特殊的代表                       
②扎到市民堆里
③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④转向市井深处
⑤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⑥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

A.④②③⑥①⑤
B.④②⑥③⑤①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④②⑥③⑤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进行排序时,一般先将意思连贯,关系紧密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再将这些组合组合起来。此题从“转向”到“扎到”,从到“成就”再到“代表”,按句意的逻辑关系排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了解,打人事件发生后,现场的工人们个个意兴阑珊,坚决不让开发商离开,场面一度处于僵持状态。
B.李晓燕说,长期的合作培养出的师生间这份举案齐眉的深厚感情,是任何事情也破坏不了的。
C.杜甫的诗歌博大精深,既有描写和抒情,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刚烈。
D.在装修之前,房主经常在家徒四壁的新房里转悠转悠,反复构想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有限的空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不合语境。B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适用对象不当。D家里就只有四面墙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点评:语的辨析及运用主要从以下方面把握:1.望文生义辨析。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忌望文生义。2.范围错用辨析。有些成语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3.褒贬失当辨析。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4.不合语境辨析。有些成语意思比较接近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使之语意连贯。
  标点符号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有时巧妙的运用会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曾在一青年人的聚会上,叫与会者每人写一篇简短的自传,有个年轻人满脸沮丧地交给他一份自传,上面只有三个标点:(——)(!)(。)。年轻人凄然地解释一阵:横冲直撞,落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听,不以为然,立即在这个自传后加了三个标点:(、)(……)(?)他热情地鼓励这个自暴自弃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B各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必然有某些不同之处,但这是大同中的小异。
 C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D虽然天山以时并不是春天,但是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天山的无边的繁花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要表达的意思是缺点难免,结果表述为没有缺点难免了。C,主语残缺。D, "花园"应和"天山" 相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亦是禅。
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④⑤⑥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