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1-13 19:22: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21分)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打柴),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犬救幼女》)
渭州蒿店有巡检廨宇,率命班行领卒数百戍焉,庆历中,羌人入冠,巡检张殿直者应援于外,其家悉为番贼所俘虏。既入贼境,骨肉皆为赏口,其妻分隶一番酋,俾主汲炀之役,每荷汲器至水次,必南望,大恸而后归其家。一犬亦攘掠而得者,常随妻出入,屡衔其衣,呦呦而吠,摇尾前行十数步,回顾又鸣,如此者半岁。妻因泣谓犬曰:“汝能导我归汉耶”犬即跃鸣,妻乃计曰:“住此而生不若逃而死,万一或得达汉。”计遂决。俟夜,随犬南驰,天将晓,犬必择草木岑蔚之处,令妻跧伏,犬即登高阜顾望,意若探候者,时捕雉兔衔致妻前,得以充饥,凡旬日达汉境。巡逻者以闻,访其夫尚在,乃好合如故。自此朝暮所食必分三器,一以饲犬。斯事番人具知之。
评曰犬六畜也惟豢养之恋既陷夷狄之域尚由思汉又能导俘虏之妇问关而归可谓兽貌而人心也有被衣冠而叛父母之国者斯犬之罪人也。???(选自张师正《括异志·蒿店巡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不见女竟:终于
B.率命班行卒数百戍焉领:统率、率领
C.犬,六畜也,豢养之恋惟:只,只有
D.主汲炀之役俾:使,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住此而生不若逃死吾尝终日思矣
B.巡检张殿直者应援其身也,则耻师焉
C.意探候者更若役,复赋,则何如
D.巡逻者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两则材料写的都是“义犬”,第一则材料通过铺叙、抑扬等手法,写了义犬依偎在小女孩身边,最终让小女孩战胜寒夜存活的令人惊叹的故事;第二则材料中的义犬则和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联系在一起。
B.小女孩在狗的忠心保护下大难不死固然让同乡人称奇,但邻里间互帮互组也让人羡慕不已。
C.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则材料的现实价值:人畜是平等的, 既然狗可以救人,人也当然可以敬狗,劝解人以一种敬畏生命的精神去爱护和保护大自然。
D.张殿直的妻子被番人俘虏后,受了与她一起被抢来的狗总爱南望的影响,一心南归,在狗的帮助下最终成功。
小题4:用斜线(/)给上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评 曰 犬 六 畜 也 惟 豢 养 之 恋 既 陷 夷 狄 之 域 尚 由 思 汉 又 能 导 俘 虏 之妇 问 关 而 归 可 谓 兽 貌 而 人 心 也 有 被 衣 冠 而 叛 父 母 之 国 者 斯 犬 之 罪 人 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3分)
译文:???????????????  ???▲???????????????????????  ?????
(2)庆历中,羌人入冠,巡检张殿直者应援于外,其家悉为番贼所俘虏。(4分)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
小题1:惟:考虑
小题1:A项都是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用翻译;B项前句介词,“在”;后句介词,“对于”;C项前句动词,“好像”;后句出自《捕蛇者说》,代词,“你”;D 项前句连词,“因此”;后句“用”、拿”,介词
小题1:此项“总爱南望”的是张殿直的妻子,犯了张冠李戴毛病;一心南归,受狗的影响属于无中生有。
小题1:此文段共有10处需作断句,每处断句正确给0.5分,共5分
小题1:(1)“雪”“薄”各1分,大意1分;(2)“入冠”、“ 于外”后置、“为……所”表被动各1分,大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狗十分温驯。一天一位母亲午后2点上山打柴,小女跟在她后面却没有跟上,落后母亲一里路左右。不一会,天下大雪,母亲在傍晚背着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一起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来回奔跑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这天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或者被水淹死了,或者掉进井里了,也或者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渭州郡的蒿店(虽)有一座巡检官舍,(但蒿店巡检)接受上级命令统率好几百名士兵分时段出外(巡视)来保卫蒿店,庆历年间中,羌族人举行加冠之礼,巡检张殿直者出外响应帮助,他的家人却全被西南强贼抢走了。(家里所有人)已经陷入强贼地盘后,儿女亲属全被当作战利品奖赏下去,张殿直的妻子被分给了强贼中的一个酋长,(酋长)让她主要做打水烘干衣物等杂活,(她)每次担着打水罐到水边时,一定向南眺望,极度悲痛后才能回家去。(随着)她的有一只同样被抢夺去的狗,总是随着她的妻子进门出门,多次衔着她的衣服,发着呦呦的叫声,(并)摇着尾巴向前小跑十几步,回头看了又看不停地叫着,像这样一直过了半年。妻子于是大哭着对这只狗说:“你能引导我回到汉地吗?”狗马上跳起来大声叫着,妻子于是心里盘算着:“久居在这里活着不如逃走而死,(何况)或许万一还能到达汉地。”盘算好之后于是下定决心。等到天黑,她随着狗向南猛跑,天将要亮时,这只狗一定会挑选草木长得极其茂盛的地方,让她的妻子低身潜伏,狗就登上较高的土丘向四周眺望,神态好像是在侦察窥伺周围,还经常捕捉野鸡野兔叼到他的妻子面前,(让她)能够填饱肚子,总共用了十天才抵达汉地。巡逻的卫兵因为听到了这个消息,(帮她)探访她的丈夫,竟然还活着,(两人)于是又重新团聚和好如初。从这以后(夫妻二人)早晚吃饭时一定分装在三个盘子里,其中一个来喂养这只狗。这件事西南族人也全都知道了。
(有人)评论说:“狗,是六畜之一,(还)考虑主人豢养的恩情。(即使)已经陷入夷狄之人的地区,尚且还能想着汉地,又能够引导被俘虏的女人,进入边地回到故地,可以说是长的是禽兽的样子却有着人的心灵啊。那些穿着人的衣服戴着人的帽子却背叛父母一样的国家的人,则是狗类中的有罪之人啊。”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3分)
小题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3分)
小题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分)
小题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分)


参考答案:
(1)你们谋取的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怎么会因为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所图”“奈何”“轻”各1分。
(2)这个句子中“俟”“党”“释”各1分。(3)前半句1分,后半句1分。(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1分,“而耻学于师”1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夭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而雨,何也:________
(2)水火不积,则晖润不:________
(3)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方式及意义。
(1)大天而思之:_______
(2)孰与物畜而制之:_______
(3)孰与骋能而化之:________
(4)思物而物之: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自然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祭神求雨。(2)大。(3)显著。
2.(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秦王还柱而走。
D.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08山东卷)
【小题1】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治长》)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李白《将进酒》)
【小题2】江畔何人初见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3】知我者,谓我心忧;                              。    (《诗经·黍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苏洵《六国论》)
【小题4】君子生非异也,                   。              (《荀子·劝学》)
弦弦掩抑声声思,                  。                (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不耻下问  &


本题解析:【解析】 这些句子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