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1-13 19:21: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②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
④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参考答案:①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舞幽壑之潜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15分)
小题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小题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小题3:????????????????????????????????????,谁主沉浮?
小题4:恰同学少年,????????????????????????????????????????????????????????
小题5:?????????????????????????????????????????????????,用心躁也。
小题6:???????????????????????????;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小题7:天若有情天亦老,??????????????????????????????
小题8: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北岛《回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容易误写的字:“谀”“受”“寥廓”“遒”“螯”“鳝”“跬”“至”“沧”。
点评:借助运用来巩固记忆根据记忆规律,一定量的名句名篇在一定量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可能会遗忘。如果能 经常将所掌握的名句名篇引来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___。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小题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劝学》)
小题3:满地黄花堆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声慢》)
小题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长亭送别》)
小题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小题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


参考答案:
小题1: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相关篇目的背诵及默写情况,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诗句中“悌、泛、砺、知名、憔悴、黍、嘶、坼、乾坤”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填空。
(1)雨果是法国伟大作家,他在_________中塑造了敲钟人加西莫多这样一个外表丑陋却内心美好的人物形象。
(2)人们根据诗歌内容和创作风格,把古代诗人分成许多流派,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被称作________,王维、孟浩然被称作________。
(3)“月”在古代诗歌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刘禹锡《石头城》中的“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


参考答案:(1)《巴黎圣母院》(2)边塞诗人(边旅诗人) 田园诗人(山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 ] A.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B.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在对比中,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C.《过秦论》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D.《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作者借赞扬李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来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