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3 19:17: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
  2.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3.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人们几乎对此问题都感到意外。读了上述三则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自主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把心唤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把心唤醒”,“唤醒”,也就是说,心灵还处在一种沉睡状态、麻木状态、冷漠状态,这种状态不表现出来,“唤醒”则无从附着,但有些同学的文章这种状态是表现不够的。相应“唤醒”的,当是“良知”“人性”“情愫”等等,像“理智”一类,总觉得还是有点不切,理智需要的是冷静,不是“唤醒”。
  从这个题目说,是可以写唤醒他人或唤醒自我的,但对于这样的题材,似乎认识毕竟有限,写起来感觉隔了一层,还是不如写自己最为熟悉的题材。
 


参考答案:
  №1
把心唤醒
苦谛与集谛是不难领悟


本题解析:
这是一则标题作文,标题“把心唤醒”是动词性短语。中心语是“唤醒”,“唤醒”的对象是“心”。所以此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1.“唤醒”什么样的“心”?即以“以”为核心,从“心”的外延上进行思考。“心”是很宽泛的概念,所以此文的立意要将“心”落实到具体的对象上。从道德层面上讲,我们可以唤醒的有慈悲之心、是非之心、善恶 之心、感恩之心;从人生发展规律上讲,我们唤醒的可以是童稚之心、自然之心、本色 之心;从心灵所关注的对象上讲,则有博爱 之心、智慧之心、诗意之心、入世之心??这些“心”的适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小月月”等一大批人以雷人的形象或语言行为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对此,有人愤怒,认为这是网络媒体的低俗炒作;有人认可,认为这是多元价值观的表现;也有人冷眼旁观,认为可以不管他们,任其自然消长。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讨论式作文题目。考生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发表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就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只能活得简单些。——汪国真
对以上的材料的观点,你持怎样的态度呢?请结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以“活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 ①补全题目;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活得痛苦与辉煌
汪国真有诗云: “你要活得随意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加半命题的作文,写作中考生一定要把所给材料和所给半命题结合起来,切不可顾此失彼。对于材料,考生可根据材料,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从材料的主旨出发,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因此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一般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以“我看新词语”为话题,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