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时间:2017-01-13 19:11: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写“别字”也叫写“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别字”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康熙皇帝将“釉”误写作“曲”,是因为两个字__________。



2、语言运用题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请你从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的角度,为“文化遗产日”拟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0个字;③语言凝练,富于情感,有感染力。
示例: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1)????????????????????????????????????????????????????????????
(2)????????????????????????????????????????????????????????????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南京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日前在靖江考察课程改革时,对当前一些流行的教育理念反戈一击,其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B.江西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C.这次活动没组织好,她已很难过,我们不要再去求全责备他了。
D.如果为一时的挫折吓倒,灰心丧气,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我们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4、单选题  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5、单选题  【题文】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他日理万( )仍参与文化建设,(   )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一脉流传的变迁。华夏智慧的江河,一脉相承,不拘不泥。如今,我们又要如何让这源于千万年的智慧继续流动呢?一谈到当今中国,就不由得想到戊(   )变法、五四运动、军阀混战……经历了太多的变迁,思想界最终的( )势是“学习借鉴”。
A.机(jī)疏(shū)戌(xū)趋(qù)
B.几(jǐ)疏(shū)戍(shù)趣(qù)
C.几(jī)梳(shū)戍(shù)趣(qū)
D.机(jī)梳(shū)戌(xū)趋(qū)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