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3 18:58: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改错题  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标点等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征稿启事   《爬山虎》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800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
  稿件斧正后请投入《新荷》编辑部邮箱(xinhe1234@126.?com)或直接送校刊总编李老师处。 《新荷》编辑部
2010年9月1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诚邀”,诚挚地邀请,不合语境,可改为“真诚欢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或熟语)使用不规范的一项:()
A.去年12月下旬,持续低温让北京天然气供应捉襟见肘,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将面临春节供应缺口。
B.浙江出土的青花瓷器,虽然有不少已经破损,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些文物却敝帚自珍,用先进工艺加以修复,使它们重现光彩。
C.俗话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当前,全国人民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十分必要的。
D.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筛选重要信息,给“短信文学”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①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
②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
③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
④短信文学还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性。
⑤物质的极大丰富为短信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⑥商家的炒作和媒体的宣传也对短信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⑦短信文学是大众化催生的宠儿。
短信文学是                                                                        
                                                                       


参考答案:【答案】短信文学是一种以手机为传播媒介,以短信为存在方式,兼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意有误的一组(??)
A.青荇(xìng)佝(gōu)偻嘶(sī)哑
B.踟(chí)蹰罗绮(qǐ)漪(yī)沦
C.笙(shēng)箫斑斓(lán)残羹(gēng)
D.漫溯(sù)沼(zǎo)泽呻吟(yín)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沼zhǎo)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许多俚语俗谚如“树大自然直”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并不一定是那么
回事,有些甚至近于谬论;请发挥你的想像和思辨能力,再举出4个例子。(4分)
(1)???????????????????????????????????????
(2)?????????????????????????????????????
(3) ???????????????????????????????????????
(4)?????????????????????????????????????


参考答案:
(1)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2)眼不见为净。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在于所写句子要有思辨性,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去看都有道理。即“亦A亦B”式。
点评:这是一道很值得推崇的题,它既考了学生的想像力、思辨性,还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本题是一道很好的,有区分度的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