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1-13 18:57: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做6小题)
(1)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4)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5)吴质不眠倚桂树,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6)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论语》)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或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此处着重借燕子来写人的心理,一是借燕子的飞去抒写女子的敏感,一是借燕子的双飞抒写女子的孤独,通过烘托手法的运用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愁和心中的孤苦。
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作者既实写目击之景,又发挥想象,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传达出远在“彭蠡之滨”和“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富有虚实相应之美。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把唐代的乐府诗创作推向了高峰,他的《蜀道难》使乐府古题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D.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主要指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既可以是人物的外部动作,也可以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3、其他题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屈原《离骚》)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 。(白居易《琵琶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2)是日也,天朗气清,??????????????????????????????? ?????????????????????????????????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其他题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2)吴质不眠倚桂树,________________。
(3)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星河影动摇。
(4)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5)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7)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
(8)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
(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