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3 18:17: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指出句子中的错误并改正。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参考答案:删掉“不”


本题解析:考查病句的修改。修改病句的前提是正确辨识。“忌”,是不能干某事,“一忌睡前不可恼怒”就是睡前要恼怒,其余可以类推。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4分)
我突然想到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神奇。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远的远山,如沉沉的黑夜;????????????????
??????????????????;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间为大家留下了永远的回忆,如盛开的鲜花,如美丽的邂逅。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 “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 B重复赘余,去掉“突然”。C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的习惯。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本单元篇目所涉及的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为,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屈原自杀了,然而我们不能以他的选择来否定他,他坚持真理宁死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打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即使在表达重大历史事件方面,小说对恒定主题的追求也是孜孜不倦的。
B.谈到《泰囧》13亿票房收入,1:16的投资回报,武汉的文化创意企业心向往之,企业家蠢蠢欲动
C.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D.有网友爆料,称昆明市某区地税局公务员年终奖高达16万元;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出现环境污染、招标腐败等诸多负面事件的延长石油,陕西省政府将为该公司在岗员工增发一个月工资,总额过亿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孜孜不倦:孜孜,勤勉的样子。勤勉努力,不知疲倦。B.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感情色彩用错。C.乌烟瘴气: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一种温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病的病源。用以形容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D.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点评: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