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1-13 18:16: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5分)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题、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参考答案: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二千多年来,飘香的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运用能力,重点考查的是简明、连惯、得体知识的综合考查,同时要求生动,对考生的要求较多。要求以晚会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这一道考题与新教材要求考查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衔接得较好,在考查语言交际环境中,向新课标方向靠拢,高中新课改教材中有此类的训练,强调新课程对语文说的能力的重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 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4)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夙兴夜寐????羁鸟恋故林???????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城市形象口号是城市宣传地域特色、城市个性、文化历史、发展前景的重要手段,它的用语须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请你为汕头市写一则城市形象广告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能反映汕头的城市特点,反映潮汕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汕头的整体风貌,字数不超过16字。(6分)
??例:桐乡----人文水乡乌镇,古韵今风桐乡
小桥流水人家,诗情画意桐乡
水墨乌镇,诗画桐乡
??答:汕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参考口号:海风潮韵,世纪商都。
本题解析:评分标准:修辞如能用对偶的2分,内容能反映汕头的城市特点,反映潮汕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汕头的整体风貌4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名家散文集》收录的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迥异,特色鲜明,赏心悦目,读者从中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B.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C.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费都大得惊人。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
D.“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作品”不能与“赏心悦目”搭配,可改为“这些作品风格迥异,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C.语序不当,将“一棵甚至一排树”改为“一排甚至一棵树”。D.不合逻辑,“抵制”“防范”都是表否定态度的词,可改为“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影响”或“教育学生自觉增强对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林的学生的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的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林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林很受伤。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