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3 18:0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张洁在散文《我的四季》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
生活中,我们常常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经历了艰辛却遭遇失败,这样的经验让我们痛心并需要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优秀例文
你准备好了吗
目睹过雄鹰翱翔的大气,却


本题解析:张洁的话具有比喻色彩,仔细阅读材料,可确定基本立意,即“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在遇到机遇(找到了水源)时才能取得成功”,或“只有准备,才能避免遭遇失败”,或“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取得成功”。此题材可着眼于为什么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好充分准备有什么好处,哪些可以算作充分准备……选材范围很广。
推荐的这篇议论文可谓情理兼备,既有充实的材料,充分的论证,又有充沛的激情,形象准确的语言,堪称临场佳作。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辆高级轿车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原来车的油管漏了油,离加油站还有上百里。车主掏出一张大钞对围观的人说:“谁愿意爬进车底紧一下螺丝?这钱就是他的了!” 有个小伙子动了一下,被同伴拉住:“别相信有钱人的话!”这时一个小孩说:“我来吧。”小孩在车主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紧好了。爬出来后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车主。车主却递给他几张零钞。小孩摇摇头。车主又加了一张零钞,小孩还是摇头。车主说:“你嫌少?再嫌,就不给了。”孩子说:“不,我没嫌少,我在等你跟我说声谢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世上情义本无价
世上情义本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时应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搞懂材料所蕴涵的道理。材料中,车主企图用钱解决问题,面对此情景,围观人中的一个反应是“别相信有钱人的话”,钻到车下去紧螺丝的小孩期望的却并不是钱,而只是一句“感谢”的话语,凡此种种反映出当前社会中不同人的不同心理:有的人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却不懂得尊重别人;有的人存在仇富、不相信富人的心理;也有热心帮助别人、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人。根据此材料,可从以下角度立意:(1)金钱并不万能;(2)为何会有仇富心理;(3)重要的是尊重他人;(4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类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文明程度也愈来愈高,但文明背后也有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恐怖事件接踵而至,美国“9?11”事件、印尼巴厘岛、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大大小小骇人听闻的爆炸案;战争也并没有停止,以巴冲突、车臣事件、美英对伊战争、印巴对峙;世界范围内吸毒贩毒的活动依然猖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艾滋病患者也不见减少,据统计我国爱滋病患者已达八十万,其中包括不少的儿童,他们的现状、前景堪忧;去年三月,我国“非典”疫情出现,人人自危,有些地方出现了抢购板蓝根、食醋、乃至大米、食盐的风潮;前段时间媒体曾报道衡阳大火另有隐情,民工因讨不到工钱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需要关注、关心、重视,需要理性、宽容、理解和爱……
以“给文明背后的创伤开一剂药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选取你熟悉或感兴趣的存在于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令人忧虑的现象来写。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财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多彩而富庶,但却会对人们的传统的精神世界、道德文化产生冲击。材料所说的种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面对?
考生可以围绕此立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50分)
题目:我想,我应该??????????????????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记叙文
②字数不少于800字;
③书写正确工整;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我想,我应该是幸福的
幸福就是勇敢地前进!摆脱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应抓住“我应该是”突破,“我应该是————”明示了一种价值选择和行动趋向,隐含着丰富的社会和人生内容,潜伏着生动的细节和场景。人人皆能写,巧妙各不同。要求学生面对客观真实的社会和生活现象,去判断分析,阐述特定的价值理念与文化思想。写作时应注重特定时代的社会洪流下,能否有自己的独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自己的文章。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么?”“这是舌头。”“牙齿呢?”老子回答:“掉光了!”长枞又问:“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子的老师似乎是要告诉他“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例文展示?????????
在柔与刚的边缘

本题解析:
“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似乎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但若将“刚”和“柔”细解,了解到它们的各个引申义,将会很容易得到三个立意:
1.不要太“刚”,要“柔”;
2.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3.“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如果说“刚柔”并济,便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的论述:
1.“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2.“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3.“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