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28 10:21: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填线处依次填上哪一组词语最恰当(?)
①帕勒达帕通过日常接触,了解素芭的?,十分尊敬她。
②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
③你不要?他,请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他逍遥法外的。
A.个性 冷淡  顾
B.禀性  冷淡  顾忌
C.个性 冷漠  顾忌
D.禀性  冷漠  顾及


参考答案:选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令人匪夷所思。
(2)?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① 几乎?② 简直?③ 基于?④鉴于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①④②
D.②④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例:我几乎不相信。
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例:我简直不相信。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例: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经验教训的事。?例:鉴于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______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使你们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______一点人类的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阅历积聚
B.阅历积累
C.经历积聚
D.经历积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经历:亲自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根据题意应选“阅历”。与“积聚”相比,“积累”更强调过程,从句意来看,用“积累”更恰当。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有约束者也。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项,“约束”, 今义:限制;古义:盟约。B项,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出,给人看。C项,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古义:公开扬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他日汝当用告汝十二郎
B.某所,母立于兹。以三矢赐庄宗告之曰
C.比去,手阖门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后六年,吾妻死则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代词,它 /助词,的;B项:代词,翻译成“你的”/表顺承C项:介词,用D项:这/它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