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10:21:37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造诣/逃逸?砧板/粘贴??落枕/落花流水?
B.滋润/蕴藉?迁徙/歼灭?角色/群雄角逐?
C.缜密/瞠目?栈道/饯行?边塞/闭目塞听
D.熨帖/驭车?堤岸/提拔?中肯/中流砥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入冬以来,市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取暖问题,根据市政府的财力,决定提高低收入家庭取暖的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中国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启程奔赴南极。此次考察主要完成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进行建设,并对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区进行陨石、地质、生物等方面的考察。
D.《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它不能超越国际法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等国际条约而成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提高”与“补贴范围”搭配不当。B项结构混乱,去掉“不会减弱”。C 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任务”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将下面这个长句改为四个短句。(4分)
藏身市井半个多世纪的由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一在1938年亲手创建的被誉为炸不死的“重庆之蛙”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2 010年成为我市挂牌保护的抗战遗址。
答:?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一于1938年亲手创建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座电台被誉为炸不死的“重庆之蛙”。“重庆之蛙西藏身世井半个多世纪。“重庆之蛙”于2010年成为我市挂牌保护的抗战遗址。(四个短句为独立的句子,注意时间顺序)
本题解析:长句变短句,先找出长句的主干,作为短句中的一个。然后将剩下的修饰成分改写成数个单句。最后将几个单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即可。如,本题中的主干就是“广播电台成为遗址”,然后按照所给方法做就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车到山旁,振聋发聩的瀑布声就把我从沉思中拉回到现实,我不禁惊叹于这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B.在CBA赛场,易建联靠投篮和身体素质就能一挥而就,但在NBA赛场,易建联身体上还不如对手,没有能力强攻。
C.“5?12”大地震发生后,互联网及手机短信中流传着用三个“8”攻击北京奥运会的谣言,始作俑者是境外的“^法**功”邪教组织。
D.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三天访华行程中多次呼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而中国政府对她的不情之请并没有马上作出明确答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B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C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D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依据下列句子的语境和要求填写横线上的名句
1、“月亮”在古诗词中已不是一个普遍的星体,而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在诗人笔下它却是一种情感载体。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的隐逸情趣;李白《月夜独酌》中“____,____”的飘逸心性;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的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的放达情怀……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古诗词中,一轮圆月能透尽人心思。如李商隐《一剪梅》中的情境可用“云中谁寄锦书来?_____,_____。”又如杜牧的“_______,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描写的情境与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极为相似。如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更是借月来抒发离别情怀的。
3、中国古诗词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其中不少成了千古名句。如东汉末年的文人诗作《古诗十九首》中有“_____,脉脉不得语”之句,“______,坐看牵牛织女星”两句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之句;李白《梦游天姥咏留别》中有“云青青兮欲雨,_____”之句;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之句。
4、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雨中多情,雨中多愁。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还有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写“苦雨”的如李煜《浪淘沙》的“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_____,_____。”温庭筠《更漏子》中的“____,____,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_____。”
5、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它一身清香,一身傲骨。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______。”诗人以菊花来象征自己品德之高尚与纯洁。元稹《菊花》中写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_____,_____。”宋人郑思肖《寒菊》中的“_____,何曾吹落百花中”无疑把菊花当作了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参考答案: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盈盈一水间 天阶夜色凉如水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澹澹兮生烟 秋水共长天一色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帘外雨潺潺,春夜阑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梧桐树,三更雨空阶滴到明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