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10:19:05
1、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0.65]
(1)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2)江间波浪兼天涌,?。?,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3)?,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也。?,其势不俱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3)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4)可惜流年;倩何人唤取?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今两虎共斗
本题解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峨眉巅”“钩连”“阴”“罟”“洿”“倩”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请结合作品对这句评语做简要阐释。(3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分)
?
参考答案:⑴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春雨,春风,斜照);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作者由自然之景起笔,最后写到对人生的思考与认知。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景物描绘1分,人生风雨1分,对人生风雨的态度1分)
⑵(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 ?
参考答案:1.“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独”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
2.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园孤壁,静寂凄清,抒写了作者长期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凄苦。
②衬托。滴露之声,从反面衬托夜阑人静;以夜阑人静、“野僧”为邻,从正面衬托飘零孤单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 张养浩
?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
(1)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答:? 。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答:? 。
参考答案:(1)江上烟波荡漾,山中雾气氤氲,动静相映,更显出烟水迷茫的韵致;画檐连接不断,残荷丛生,安静恬淡;沙鸥飞舞,珠帘漫卷,给画面增添了几许摇曳之姿;画船驰来,酒旗招展,宁静之中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江南的美丽可爱。
(2)应为“有我之境”。这首元曲看似描写客观景物,但处处有“我”。如“看沙鸥”就是“我”在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我”的感受;“爱煞江南”更是“我”情不自禁的情感表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①。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谢公楼: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宋诗人谢庄。谢公楼:此借指裴迪书斋。
小题1:“鹊惊随叶散”使人联想起唐代王维《鸟鸣涧》中的“?,时鸣春涧中”句。(1分)
小题2:首联“月满谢公楼”中的“月满”,有的版本写作“独上”,你认为这两个词中哪个词更好,为什么?(3分)
小题3:试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景抒情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月出惊山鸟
小题2:“月满”好。(1分)“月满谢公楼”是客观的描写,是诗人趁着“夜来诗酒兴”的所见,首联即点题。(2分)“独上”好。(1分)诗人趁着“夜来诗酒兴”,“独上”高楼,颔联、颈联即为登楼所见,且“独”字与尾联的“愁”字首尾呼应,整首诗浑然一体。而“月满”句与第一句相连,就显得突兀。(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3:诗人通过以动衬静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着力描写月光月色之美,营造了空明澄澈、清幽静寂的意境,借景咏怀,抒发情思,传达出作者心底泛起的淡淡情愁。(4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名句默写的题目,注意文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误。
小题2: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有炼境、炼意、炼结构和炼手法,这样的题先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全诗说明理由,“月满”主要从炼境的角度分析,“独上”主要从炼意和炼结构的角度分析。
小题3:这是一道阐释情景关系的题目,首先简单描述景物画面,然后概括意境,最后点明情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