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8 09:29: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八个词语所表现的神情动作,分别关系到课文中四位历史人物,选出分别组合判断准确的一项
①箕踞笑骂
②仰天太息
③怒极而唾
④慷慨悲歌
⑤怒发冲冠
⑥偏袒扼腕
⑦请就汤镬
⑧奉不可失
A.②③原轸①⑤荆轲④⑧毛遂⑥⑦廉颇
B.②⑥樊於期③⑧原轸①④荆轲⑤⑦蔺相如
C.②⑥沛公③⑦蔺相如④⑤原轸①⑧荆轲
D.⑥⑦沛公②③蔺相如⑤⑧廉颇①④樊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的是(  )。
A.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题干中说西南、中南是桂花的原产地,这并不代表现在桂花仍多种在这些地方,B无根据;而最早入诗的桂树则是在战国时代,C也不对;《九歌》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但它本身并不是我国最早的诗词,D也不对。故A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他写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只一句:“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难怪鲁迅赞扬它富有“神韵”。
B.干旱把男劳力都赶到山外打工去了,只剩下妇女们苦苦支撑着全部的生活重担——照顾老人、管教孩子、耕作田地。
C.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都是这么读的),但是看完第一页就翻不开了;这里没有切边。
D.15年过去了。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向读者奉献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处顿号改为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契约 (qiè)颓圮 (pǐ)潸然泪下 (shān)遒劲有力 (jìng)
B.淬火 (cuì)火钵 (bō)虎踞龙盘 (jǜ)长歌当哭 (dàng)
C.莅临 (lì)寥廓 (1iáo)冉冉升起 (rán)弄堂马路 (1òng)
D.解剖 (pāo)玉玦 (jué)戮力同心 (1ǜ)桀骜不驷 (ji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内蒙古出版社独家引进版权出版的《你在哪里》,在美国的发行量已超过8500万册。作者是《纽约时报》曾给予这个睿智的作家极高评价的悬疑小说王后玛丽·海金斯·克拉克之手。
B.我们需要解决在反垄断立法中的根本:一方面是为企业创建一个自由竞争、协调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消费者利益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莎士比亚全集》通过故事的形式,给诸多不大习惯阅读戏剧作品的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一个轻松地阅读莎翁作品的机会,从而走进莎翁的世界。读这本书的读者,即是愿意开启另一扇窗户。
D.2010年08月15日,一个庄重而肃穆的日子,国家为舟曲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举国哀悼,既见证了国家对逝者的祭奠,还诠释了国家对生者的告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 去掉“之手”  B项 宾语残缺,“解决……根本”后加“问题”。 C项“窗户”后加“的人”或“的读者”。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