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09:15:26
1、写作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年轻的营养师曾经在城里工作多年,生活安定,事业有成。两年前他们回到家乡,承包鱼池、树林和农田,还开了网上店铺,介绍产品的营养价值,展示劳作的情景,销售产品。最近,他们又想邀请顾客来参观自家的鱼塘树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请天下父母不要太溺爱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所以会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充分关注。但具体说来,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他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前,一些孩子受家庭的溺爱而显得畸形发展。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已经发展到十分溺爱的地步。孩子走路跌倒了,家长急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要用甜蜜的语言不停地哐哄;孩子吃饭,爹娘给他把饭送到嘴里;孩子睡觉,爹娘给他被子铺下,尽管这些孩子已八九岁有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伴随了多半生或者一生。如果我们看看美国不少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可能会从中得到启发。美国的孩子跌倒了,父母绝对不上前扶他。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本来是人之常情的事,然而这种疼爱如果一旦转变成溺爱,就变了质了。我们常说,溺爱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有适度的疼爱,合理的引导才会成就一个孩子。但不少家长对于这个道理常常是孰视无睹。这不但害了孩子,而且害了父母。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刻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家长代替了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客观上家长已经抹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更谈不上自我创新与实践能力。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讲一个博士生,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却因为从小受到父母溺爱导致长大后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终因父母的离世而自杀。
须知,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如果人有其的东西代替他所做的事情,人绝对不会自己动手。只不过这种惰性在某些人身上显得十分突出。一个人如果从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那么他绝对不会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名字都叫的异常可爱,诸如什么宝贝、乖乖、小心肝等等,以表溺爱。因为溺爱,所以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囚犯。
毋庸讳言,对孩子的溺爱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吝啬一点你的溺爱吧!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下笔前应先读懂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材料内容不多,意思也不难懂,表面讲的虽然是关于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的问题,实际却可以联系到对孩子、对亲人、对学生应该抱什么态度才算是关爱的问题。可以站在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立意。若站在喂养人(抚养人、教育者)的角度,可以写:(1)什么是真正的关爱;(2)不要溺爱孩子(或学生);(3)过度溺爱害死人等;若站在孩子(或学生)的角度,可以写:(1)不能依赖父母的“喂养”;(2)要勇于把自己投身到艰苦的环境之中;(3)学会自立等。当然,如果能站在更高角度,从关注生命个体的成长和敬畏自然法则、尊重规律方面立意,应该可以写出有一定深度的好文章。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请自选角度,准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蜗牛最后死了,但死并不可悲,所有人最后都要死的;题目是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
蜗牛没有行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目标自知做不了,便不做;二是小目标根本不屑做,终极什么也不做。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熟悉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最佳立意:立志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平凡的小事也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立意要留意关照到材料的多个要点,不要只取只言片语来片面地理解材料,这是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1)目标要合适,行动须切实;
(2)不能好高骛远;
(3)清醒熟悉自我,努力实现自我;
(4)做好小事,就是大事;
(5)做永远比想重要。
点评:此则蕴藉类材料告诉众人一个普遍道理,一切成功者都有这样的共性:有适宜自己的理想,有实现理想的坚定行动。反之,生活中的一切失败者,失意者,也常有这样的共性:不能正确自识自我,目标不切实际,懒于行动。如可以这样选材:(1)谢延信确立的是侍奉亡妻。家人的人生目标,伟大高尚也适合自己;(2)李桂林、陆建芬确立了奉献
山区教育的理想,既伟大而也力所能及;(3)李灵选择确立的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崇高理想,执著努力成人楷模。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活着,最要紧的是寻觅到那片代表着生命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然后选一高高的枝头站在那里观览人生,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世界……
这可真是一种心境爽朗的情感风貌,这可真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
请以“站得高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人活着,最要紧的是寻觅到那片代表着生命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显然,这里“站得高些”的对象,可以写单独意义上的个体的“人”,也可以写人类。而“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世界……”一句,则点明了“站得高些”的作用。再从“站得高些”的内涵看,可写“心境爽朗的情感风貌”,也可写“潇洒的人生态度”。文题侧重于对主观世界的内省,每位考生都不存在审题难度,而那些会思考、精神修养高的考生,则易写出有文采、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大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机遇可能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是按着门铃不放。”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生活。看清这个现实,定会引发你的思考。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写作导引:本题这警语言简意赅,用对比的手法道出了生活中真实而严峻的一面:机遇不会永远存在,它能偶尔光临,敲你的门,你已经是非常幸运;然而,生活中的诱惑太多,盼望把你拉下水,怎样抵制无处不在的诱惑(比如:过早来临的爱情、网络游戏、那些不断变换面目而未必适合你的时尚,甚至毒品、高科技犯罪,等等),抓住稍众即逝的机遇,从而让自己的人生绽开美丽的花朵,实在是每个青少年都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严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