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09:08:08
1、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
小题3:故国神游,?,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小题1: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多情应笑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所以要注意易错字,如犹字不写成油,浊不能写成酌,多情应笑我为倒状句,很多同学不理解,易记混。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这种精神唯“勇”可形容,请简述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红楼梦》尤三姐的殉情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宝玉穿时不小心烧了个洞,麝月忙悄悄拿出来叫人织补,谁知东西太名贵,没有裁缝敢揽活。晴雯心灵手巧,重病中连夜补好。(意思对即可)
(2)尤三姐性情刚烈,发誓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的妻妹,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柳湘莲追悔莫及,遁入空门。(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可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张若虚、骆宾王。其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赞为“顶峰上的顶峰”。
B.盛唐时期是唐诗创作的高峰,名家辈出,既有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王维、孟浩然,也有边塞诗的代表高适、岑参,更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C.祭文是古代文体,最早是用来祭祀山川神灵的祝文,后来范围扩大,祈祷神灵、凭吊古迹、哀悼往事旧物、悼祭亲朋友人,都可以“祭”标题。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就是悼祭亲人的祭文名篇。
D.《新五代史》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新五代史》与薛居正等主编的《旧五代史》都进入了“二十四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考点: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离娄》下·二九)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章通过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和颜子以苦为乐的事例,说明事情有轻重缓急的时候要懂得权衡变通。
B.孟子以同室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颜回,以乡邻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禹、稷。
C.禹、稷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颜回处在乱世,箪食瓢饮,安贫乐道。孔子对他们都予以称赞。
D.无论处在何种境况,贤者必能永远坚守仁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因所处而制宜。这正是孟子听说“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的道理。
(2)简要分析禹、稷、颜回的异同。(3分)
参考答案:
(1)B
(2)异:①环境有所异:禹、稷处于平治之世,颜回处于乱世。
②处世方式有所异:禹、稷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颜回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
同:他们的内心之仁是一样的,同有圣贤之道,永远坚守仁义。
本题解析:(1)应是以同室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禹、稷,以乡邻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颜回。
(2)从禹、稷、颜回的生活环境及处世方式分析其不同,从他们的处世原则归纳相同点。
【译文】
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淹没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着都可以了。〔颜回的行为正好比这样。〕”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
(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4)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5)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6)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
(7)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隔叶黄鹂空好音;
(2)独留青冢向黄昏;
(3)出师未捷身先死;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同是天涯沦落人;
(6)塞上风云接地阴;
(7)别时茫茫江浸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