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09:03:09
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诗句(选自陈敬容的诗作《窗》)
我有不安的睡梦
与严寒的隆冬;
而我的窗
开向黑夜,
开向无言的星空。
全面理解诗意,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陈敬容的诗作《窗》,开窗卷帘则是开放型的,是对广大空间诗意的感悟和生命的精神追求。虽然《窗》是表现失落的爱情之作,但她却以另一种女性的深沉音色唱出了哀婉的歌。尽管“而我的窗/开向黑夜,/开向无言的星空”,她藐视黑暗的现实,她鞭笞黑暗,在黑暗中讴歌和向往光明。读她的诗,绝无被黑暗吞噬的窒息感,憧憬和希望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所以可以立意为:对生命的精神追求,憧憬和希望。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一种自我修身方法,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违背道德观念、做人原则的事。
其实,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都会发现“慎独”留给我们的感悟和思考。“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何尝不是一种“慎独”,奸佞小人中的君子何尝不是一种“慎独”,物欲横流中的洁身自好者何尝不是一种“慎独”,科学探求中的“异见者”何尝不是一种“慎独”……所以说,“慎独”既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对于“慎独”,你或许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你或许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你或许会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请以“我在独处的日子(时候)”或“说慎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也许是因为悲伤、愤怒、感动,甚或为快乐,你流泪了。一本书,一首歌,一场电影;一朵花,一阵雨,一片落叶;一句话,一个人,一段往事……都可能成为流泪的理由。哲人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对于眼泪,你有什么感触和感悟呢?请以“泪水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眼泪,是感情的流露,或喜悦,或悲伤,或懊悔,每一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会在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印痕。眼泪是自我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所走过的年华历程。
关于泪水的理解: 1.思亲之泪,牵肠挂肚。“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亲人是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依然不离不弃地留在你身边的人;亲人是流着一样的血,从小陪着我们长大的人;亲人是我们遇到困难时最先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亲人在我们心里有着太重太重的分量,我们时常因思念他们而泪流满面。2.感动之泪,情真意切。生活中处处有精彩,时时有关爱,我们常常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所有的感动都缘于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的感动都来自灵魂深处,没有真情哪来的感动?不要说我们太爱流泪,因为,每一个感动都是我们对生活的感恩。3.后悔之泪,促人反省。生活中我们时常做错事,当一切真相大白之后,我们极度后悔,有人甚至还会因此而流泪。后悔之泪是明白事理的泪,是促人反省的泪,是重新踏上征程的泪,是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泪4.喜极之泪,酣畅淋漓。喜极之泪,是最动情的泪;喜极之泪,是最难忘的泪;喜极之泪,也是最感人的泪。
关于成长的理解。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呢?每一次流泪,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冲刷和洗涤,促使自己进步和走向成熟。
点评:关系型话题或命题作文,首先要辨明关系,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不能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将关系转化为立意,围绕立意展开论证,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多种多样,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出力不讨好。因此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把握、最有话可说的一种关系,精心构思以至成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小老鼠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它非常害怕猫。天神很向情它的遭遇,便施法把它变成了一只猫。老鼠变的猫又非常害怕狗,天神就把它变成狗,但它又开始害怕老虎,天神就让它做老虎,但它又整天担心会遇上猎人。最后天神只好又把它变回老鼠,并且说:“不论我怎么做都帮不了你,因为你拥有的只是老鼠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沉默的内涵
我喜欢冬季,喜欢那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北国的冬季。因为那些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会随之变得沉默。寒冷将所有的喧嚣封杀,世界便会变得安静,万物也将得到休息。沉默带来的安静好似一片净土,给人留有生存的余地。
沉默是一种风度。高山的沉默自是一种成熟的稳重;松竹的沉默自是一种独立的坚强;水莲的沉默自是一种心灵的圣洁;月亮的沉默自是一种娇羞;星星的沉默自是一种夜夜的守候。它们将沉默用无言的表达晋升为一种风度,一种具有独特性格的风度。
沉默是一种铭记。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奔向离我们很远的古古代代。历史远去了,它选择了沉默。不再炫耀曾经的大唐盛世、百家争鸣,不再计较曾经的低沉、腐朽,不再为***、南京大屠杀的悲恸无法自拔、痛不欲生。历史沉默了,不是它忘记了,而是它选择了铭记,选择了铭记繁荣昌盛,选择了铭记落寞低沉。这些是记忆,是教训,是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的点点滴滴,珍惜历史沉默带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历史的沉默就是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沉默是一种榜样。有的人活着,可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些骁勇善战的将领,那些精忠报国的巾帼英雄,还有那些千千万万为国抗争的抗日英雄。他们沉默了,在另一个国度里看着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满足地微笑。他们为我们开辟了新天地,牺牲了自己,却始终无怨无悔。这片用先驱们的血和泪出来的新天地给予我们的是力量,是感动,更是一种榜样。
沉默是一种无言的祈福。近年来,灾害频频出现,地震的袭击,台风的席卷,水灾的吞没,泥石流的吞噬……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面对受灾的群众,我们除了伸出援手之外,只能选择沉默。在心中,对离开的人默哀,为受伤的人祈福。沉默是一种无言的祈福,我们祈福所有受灾的人能够幸运,也祈福拯救生命的勇士们在与灾难抗争的过程中一路顺风,平安归来。让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默默祈福。
沉默是一种最真诚的礼貌。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公开的还是私人的,总有那么一些人关注、八卦。舆论的声音越来越多,特别是人肉搜索,将一个人从外到内的彻底搜空,甚至夸大其词的引起轩然大波。我想,这些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沉默吧!给别人留一点私人生活的空间,这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吧!也为自己留一些余地。管好自己的嘴,用沉默给予别人最真诚的礼貌吧!
沉默是一种最有效的安慰。谁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当你的朋友遇到不开心时,边哭边向你讲述不开心时,那么请你不要出声,保持沉默。不要试图用语言来安慰她。因为此时的他只想找一个人倾诉。静下来听他倾吐不愉快,必要的时候给他一个肩膀靠。这样会在他心里筑起坚固的城墙,让他觉得受到了保护。那么他随之就会变得安静。沉默此时就像是一支镇定剂,给受伤的人建立起保护层,将所有的不快乐都驱散。生活中适当的沉默一下吧!沉默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方便。
沉默就是一座丰碑,这种无言之美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我相信在言论自由的社会里,我们同样也需要安静。需要安静带给我们的淡定,需要这一种成熟的稳重美!
本题解析: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行文:沉默的内涵;沉默是一种坚强;聪明的表达是一种智慧。
参考湖南省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20-16分)
二等(15-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文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文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文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了草难辨
发展等
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的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套作,“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分后评分(在作文评分后扣分):缺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