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8 08:43: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移动公司商务代表于2010年圣诞节前夜到达土耳其,爬山、逛异国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谈判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借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2010年暑期,有幸游览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望着远处一片片高山草甸,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美在能源发展上面临共同的挑战,加强两国清洁能源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
B.我们要多读书,吸收各种信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别人优秀的思想方法,这样就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和思想境界。
C.近日,国家机关接连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D.我们要对一切事物和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就必须学会总结经验。因为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不是正确,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3、单选题  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降低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球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正在快速扩大与发展。
B.诺贝尔奖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标准是文学作品的质量,而对于作者的政治立场,他们并不关心。
C.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相关部门从严监管,更重要的还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起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和相关制度。
D.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地面建筑,不太重视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如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从而使许多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