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分析综合》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8 08:4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桑林》是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是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B.古代“点卯”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至8点。
C.古代“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D.我国书法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2、单选题  选择对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②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然,万籁有声;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然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大,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
A.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宫女们生活的奢侈②意在抒发在南阁子读书书时喜不自胜的感情③悲叹秦被灭的可怜下场④连用三个反问句,以说明天地、君相调剂之法都无济于事
B.①运用排比句极写秦朝统治者荒淫无度的生活②意在抒发在南北阁子读书时孤独寂寞的心情③运用排比句写出了秦被灭的可悲结局④运用排比、反问句表明了人口剧增的三个原因
C.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极写秦朝统治者生活的奢靡②意在抒写在南阁子读书时悠然自得的神情③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被灭的可悲下场④连用三个反问句以表明人口剧增堪忧的三个原因
D.①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极写宫女们生活的挥霍无度②意在抒写在南阁子读书时孤寂的心态③运用排比句写出秦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可怜下场④运用排比、反问句以说明天地、君相调剂之法都无济于事



3、单选题  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B.虚实相映,激人想像,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C.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D.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4、单选题  下列对《迢迢牵牛星》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天上牵牛星和织女星不能团聚的神话,来抒写人间夫妇生死离别的哀怨。
B.这首诗中“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由远而近,先人后物。
C.这首诗采用先描写再议论的层层深入的写法,先描写美丽贤淑的织女内心充满痛苦,再通过议论交代出这种悲剧的原因——“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中“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真是情景并生,哀怨动人。



5、单选题  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未尝见全牛也
②为之踌躇满志
A.①不曾发现整头的牛了②为此既犹豫不决,又高兴
B.①不曾见到整头的牛了②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C.①不曾见到整头的牛了②为此既犹豫不决,又高兴
D.①不曾发现整头的牛了②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