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08:19:46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睢曰:“主人翁习知之。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
范睢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睢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睢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须贾辞于范睢。范睢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范睢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节选自《史记·范睢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睢闻之,为微行微行:隐蔽尊贵身分改装出行
B.臣为人庸赁庸赁:受雇用的差役
C.乡者与我载而入者乡者:刚才(此前)
D.包胥辞不受辞:告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取其一綈袍以赐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为丘墓之寄于荆也设九宾于廷
D.更醉而溺我余扃牖而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范睢的表述中,不难发现,须贾真正的仇人是魏国的丞相魏齐,须贾只是充当了爪牙和帮凶的角色。
B.须贾在得知落入范睢圈套的时候,主动承认错误并任由范睢处置,体现了须贾作为魏国使者的风度。
C.范睢把须贾骗入相府,当面历数须贾的三大罪状,最让范切齿的是,须贾曾经趁着酒醉将范睢沉入水中。
D.选文用详细的笔墨叙述了范睢接见须贾的整个过程,刻画了范睢爱憎分明、锱铢必较的鲜明的个性特点。
小题4:断句、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范 睢 大 供 具 尽 请 诸 侯 使 与 坐 堂 上 食 饮 甚 设 而 坐 须 贾 于 堂 下 置 豆其 前 令 两 黥 徒 夹 而 马 食 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①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
②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
[?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郁离子·术使》)
小题1:解释加点字(4分)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②公所树与(?)
③相与俟狙公之寝(? )?④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 )
小题2:下列加点字和“取其积”中“积”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B.公所树与
C.群狙皆畏苦之
D.纠合骁健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而为之役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必部分众狙于庭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故不为乡曲所称
D.胁以白刃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9分)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3分)
?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3分)
?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