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8 07:5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文段的内容(不多于20字)(3分)
金文“耐”表示“禁得起”“受得住”,其字形由“而”“寸”组合而成,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而”字古文字写作,描摹人的胡须形象。“寸”的古文字形体作,像手下加一短横,指事字,表示人的手部。古人用手量长短,“寸”因而用作长度单位,又从长度引申出法度之义。“耐”用“寸”作为义符,表明其含义与“法度”有关。“而”与“寸”合起来,指的是剃去胡须的刑罚。中国古代崇尚孝道,认为父母所给的身体发肤是不能毁弃损伤的,保存须发也就成了“孝”的一个基本内容。与此相联系,古代男子注重蓄须留发,并以此为美。一个人如果被强行剃去须发,便显得丑陋无比,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剃去须发自然是一种惩罚手段,形诸法律,就叫“耐”。“耐”显然只是一种小小的惩罚手段,但作为刑罚的一种,还是需要人们对它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因此,“受得住”“禁得起”之类的意义,便很自然地产生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近期媒体中的部分热词,请根据要求做题。(4分)
十二五规划?利比亚?日本大地震?核辐射?抢盐风波?瘦肉精?
请任选一个词语,以“XX——最让我___(比如温暖、喜悦、遗憾、愤怒等情感)的词语”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出简要评价,不超过6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瘦肉精,最让我愤怒的词语。在利益与道德的天平上,有些人又放错了砝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玉树地震后,学校学生会组织同学们捐款。请您代表学生会写一则致谢辞的正文部分(无需称谓、落款),感谢积极捐款的同学。不超过60字。(5分)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事由,2分;意义2分;要有一句话明确表示感谢1分。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列语段中的“的”不能省去的有哪些?
由于中国的①经济的②快速发展,能源的③消费增加,原油进口增多,围绕能源资源的④对外投资增多,国际上有人将原油价格的⑤上涨归咎于中国进口的⑥增加,将更加关注的⑦目光投向中国的⑧能源活动。但事实上,中国的⑨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原油进口量都不大,把油价上涨归咎于中国是没有道理的⑩。
答: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④⑦⑧⑩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就“如何走人生之路”的话题,为下面的文字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句。
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是穷毕生之力以研究莎翁的人有多少?
曹雪芹只有一个,但是全力钻研考证,治“红学”的人有多少?
王羲之只有一个,但是千百年来,专习王字的人有多少?
问题是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一生也都在临摹、仿古、考证、搜补的话,又何来《哈姆雷特》、《红楼梦》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右军书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聪明的人跟着伟人走,伟大的人自己走。


本题解析:
突出创新的重要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