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12-28 07:23: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为
[? ]
  在中国的作家中只要见到他的文字我就会去读的,只有史铁生、阿城、韩少功、马原、张承志等少数几位。他们要么在文化上有厚度,要么在思想上有锐度,要么在情感上有深度,要么在视野上有宽度,要么在艺术上有纯度,史铁生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________。在后来的许多重大的国内文学奖项中,竟然都没有史铁生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好在明白的人还有不少,都明白史铁生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分量和价值——史铁生是寂寞的,热闹和鲜花和市场畅销从来没有簇拥过他,但他在我心中仍然是中国文学的精神标高。________。我还可以说,________。
①史铁生是当代中国赢得最广泛尊敬和爱戴的作家
②他走得最远,达于哲学、宗教和文学的遥遥的极地
③也是中国的文学奖的堕落
④这是中国的文学奖的悲哀
⑤他是那些出镜率暴光率居高的明星作家们不能望其项背的
A.①②④③⑤
B.②④③⑤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⑤



2、改错题  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在语体风格、用词、语言得体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改正。
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个学年第一。
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
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
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辉煌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
⑥如有幸能到贵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
将第__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
将第__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
将第__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
将第?___________句改为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材料,完成后面两题。(5分)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回忆百分数
全部时间诵读
35
35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37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41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42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2
 
(1)根据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我国现代小说中,?.翠翠 .方鸿渐依次是《祝福》《?》《围城》中的主人公。
(2)白居易《琵琶行》诗三处写到月亮,其中有一处是用?? ___________两句烘托出琵琶女演奏琵琶的效果的。
(3)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坡》)
(5)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廉颇在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时说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两句,完成了廉颇知错能改的性格转变。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我的2013”栏目,讲述他们的故事。
B.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对唤醒再担心也没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29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
C.已退出北约自主招生联盟的复旦大学公布了该校《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暨 “望道计划”体验营招生简章》(面向除苏、浙、沪外的全国其他地区)。
D.据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高119.14和51.04公斤,人均日消费粮食增加20%;动态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至少有2亿农民移入城镇,粮食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