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7-03 22:17: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各题。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小题1】春半正是春意盎然之际,可诗人为何却说“春半如秋”呢?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4分)
【小题2】有人说三、四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作者说“春半如秋”有两个原因,一是雨过柳州,百花落尽,榕叶满庭,就似萧索的秋天;二是自己仕途失意,远离家乡,内心凄迷怅惘,心境悲凉得好像秋天一样。(一点两分)
【小题2】一个“乱”字,既写莺啼,更是写诗人的心乱。(2分)莺啼本宛转动听,可诗人却说乱啼,表现出他此时凄迷烦乱的思绪。(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诗人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窜,此种心情理当加倍沉重.“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他要寻求解脱,而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书房,漫步庭院。而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以后,这种情绪反而愈趋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①,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①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释]周昂(?-1211),字德卿,河北西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十四岁擢第中进士,任南和主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因诗坐谤讪罪,谪贬东海十余年。
(1)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诗的三、四句“诗人意”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无人解”而只有“云边鸦”却能解?(4分)


参考答案:
(1)诗的一、二句写了轻烟淡抹的树林,河水初退的沙滩,碧绿苍翠的山峦,夕阳斜照的小屋(2分);组成了一幅沉寂、冷清的夕照图(2分)。
(2)联系诗人的平生际遇,“诗人意”是指诗人遭贬谪的孤寂情怀和远离家乡的惆怅(2分)。这种情怀“无人解”而只有“云边鸦”却能解,这看似无理,实则高妙。把不便明言的情感通过非理性、非逻辑的表达方式含蓄地传达出来了,同时更衬托出无人解“诗人意”的惆怅与无奈(2分)。
大阅读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白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②五弦琴③。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斫:用刀斧等砍削。③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小题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人云,深深扎根于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
小题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本题解析:
小题1:第一二句写桐外形的特点,第四至六句写桐内在的特点。这是一首托物方志的诗,所以其内在特点要按人的特点来概括。关键词为“屈己”“虚心”“弥壮”“更阴”。
点评:这是一道规范的鉴赏诗歌形象的题,这类题分析时要扣住诗歌的主旨,从关键词入手。如本诗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要将诗歌中将物当人写的诗句进行重点分析、归纳。
小题2:本题要求是对表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评价,所以不能与平常“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混为一谈。应该先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再对其进行评价。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所以诗中“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这几句是体现主旨的重要内容,然后结合注释便能将主旨概括得更加精准。
点评:这是一种在诗歌鉴赏中很少出现的题型,对诗歌的主旨进行评价,归纳主旨是基础,评价是重点,所以对考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考生一定要审清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归纳主旨的层面上。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2)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3)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3)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羌”“抟”“扶摇”“砺”“参”。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