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21:56:49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8分)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小题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小题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4分)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首句“江月去人只数尺” 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试作分析。(3分)
(2)诗歌后两句作者是怎样写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刍。”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戍明
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笳:号角
⑴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