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7-03 21:22: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先妣事略
[清]张惠言
  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迁武进者四世矣。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十年,凡生两男两女,殇其二,惟姊观书及惠言在;而府君卒,卒后四月,遗腹生诩。是时先妣年二十九,姊八岁,惠言四岁矣。
  府君少孤.兄弟三人,资教授以养先祖母。先祖母卒,各异财,世父别赁屋居城中。府君既卒,家无一夕储。世父曰:“悟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然世父亦贫,省啬口食,常以岁时减分钱米,而先妣与姊作女工以给焉。惠言年九岁,世父命就城中与兄学,逾月时乃一省归。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飨,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而姊而弟时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时有从姊乞一钱,买糕啖惠言。比日昳,乃贳贷得米,为粥而食。惠言依世父居,读书四年,反,先妣命授翊书。先妣与姊课针黹,常数线为节,每晨起,尽三十线,然后作炊。夜则燃一灯,先妣与姊相对坐,惠言兄弟持书倚其侧,针声与读声相和也。漏四下,惠言姊弟各寝,先妣乃就寝。
  先妣逮事白太孺人五年,尝得白太孺人欢,于先后委宛备至,于人无所忤。又善教诲人,与之居者,皆悦而化。姊适同邑董氏,其姑钱太君,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每岁时过故居,里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惟恐速去。及先妣卒,内外长幼无不失声,及姻亲之臧获皆为流涕。
  呜呼!先妣自府君卒,三十年更困苦惨酷,其可言者止此,什伯于此者,不可得而言也。尝忆惠言五岁时,先批日夜哭泣,数十日,忽蒙被昼卧,惠言戏床下,以为母倦哭而寝也。须臾族母至,乃知引带自经,幸而得苏。而先妣疾,惠言在京师,闻状驰归,已不及五十一日。呜呼!天降罚于惠言,独使之无父无母耶?而于先妣何其酷也!(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五百六十篇》) ?
注:①映:午后日偏斜。②课:规定时间和数额工作。黹:做针线,刺绣。③先后:兄弟之妻互相的称谓,犹“妯娌”。④臧获:奴仆。⑤伯:十倍百倍。?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两男两女 凡:大概?
B.教授以养先祖母 资:凭借 ?
C.堕中诸母争要请,殷勤 致:表达?
D.每岁时故居 过:拜访?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府君卒?拔剑撞破之?
B.常岁时减分钱米?勇气闻于诸侯 ?
C.逾月时一省归?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
D.而于先妣何其酷?其闻道亦先乎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惠言很早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抚养他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生活极端困苦,但是母亲还坚持让惠言读书。?
B.母亲在张惠言读书时给以很大的帮助,她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总是以勤劳的姿态坚韧地生活着。?
C.张惠言眼中的母亲是极其勤劳的,母亲和姐姐在规定的时间和数额做针线活,常常做到很晚才会休息,从不间断。
D.文中的母亲在贫困线上挣扎,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教子有道,处家有方,与人为善,是一位勤劳贤惠的普通女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父曰:“吾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
译文:? ? ?
(2)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
译文:?


参考答案:1.A
2.C
3.B
4.(1)大伯说:“我弟弟不幸去世,两个孩子还没有成家立业,这是我的责任啊。”?
  (2)与母亲相处得特别好,就空出一间房子来借给母亲住,母亲从此迁到城里居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卒】选出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
A.今尚书恣卒为暴。《段太尉逸事状》(门客)
B.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最终)
C.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仓猝)
D.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传》(死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士兵)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策,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魏其不听。
  武安侯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
  武安者,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魏其——让:责备
B、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登上帝王的位置
C、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丧事不办——坐:因为
D、武安者,貌,生贵甚——侵:相貌丑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魏其已大将军后——将军必太尉
B、武安侯王太后故——非痛折节礼屈之?
C、武安侯微言太后风上——夫我行之,反而求之
D、天下吏士趋势利——每移案,顾视无可置?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田蚡骄横的一组是
[? ]

①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
②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③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
④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⑤治宅甲诸第
⑥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汉景帝去世后,太子登位继立,朝廷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
B、田蚡刚掌权就想当丞相,但经过籍福劝说后,面见皇帝,提出把相位让给魏其侯。
C、籍福提醒魏其侯要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否则,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但魏其侯没有听从他的话。
D、武安侯田蚡因皇上虽然刚刚即位但年纪却老了,自己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把持朝政,掌管官吏的升降,引起皇上的不满。?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①皇上于是说:“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呢。”
  ②田地庄园都极其肥沃,他派到各郡县去购买器物的人,在大道上络绎不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六国互丧,赂秦耶  率:都、全
B.复道行空,不何虹  霁:下雨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判:决定
D.戍卒叫,函谷  举:拔,攻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19分)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曾祖琼,祖继勋,皆有勋王室,至节度使。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慈圣,异日必以为配。既长,遂成昏濮邸。生神宗皇帝、岐王颢……治平二年册为皇后。
后弟内殿崇班士林,供奉久,帝欲迁其官,后谢曰:“士林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援先后家比?”辞之。神宗立,尊为皇太后。帝累欲为高氏营大第,后不许。久之,但斥望春门外隙地以赐,凡营缮百役费,悉出宝慈①,不调大农②一钱。
元丰八年,帝不豫,浸,宰执王珪等入问疾,乞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帝之。珪等见太后帘下。后泣,抚王曰:“儿孝顺,自官家③服药,未尝去左右,书佛经以祈福,喜学书,已诵《论语》七卷,绝不好弄。”令王出帘外见珪等,珪等再拜谢贺。是日降制,立为皇太子。又阴敕中人梁惟简,使其妻制十岁儿一黄袍,怀以来,盖密为践阼仓卒备也。
哲宗嗣位,尊为太皇太后。从父遵裕坐西征失律抵罪,蔡确欲献谀以固位,乞复其官。后曰:“遵裕灵武之役,涂炭百万,先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能寐,圣情自是惊悸,驯致大故,祸由遵裕,得免刑诛,幸矣。先帝肉未冷,吾何敢顾私恩而违天下公议!”确悚悚而止。
廷试举人,有司请循天圣故事,帝后皆御殿,后止之。又请受册宝于文德,后曰:“母后当阳,非国家美事,况天子正衙,岂所当御?就崇政足矣。上元灯宴,后母当入观,止之曰:“夫人登楼,上必加礼,是由吾故越典制,于心殊不安。”但令赐之灯烛,遂岁以为常。
侄公绘、公纪当转观察使,力遏之。帝请至再,仅迁一秩,终后之世不敢改。又以官冗当汰,诏损外氏恩四之一,以为宫掖先。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
宋用臣等既被斥,祈神宗乳媪入言之,冀得复用。后见来,曰:“汝来何为?得非为用臣等游说乎?且汝尚欲如曩日,求内降干挠国政耶?若复尔,吾即斩汝。”媪大惧,不敢出一言。自是内降遂绝,力行故事,抑绝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元祐八年九月,属疾崩,年六十二。
(《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节)
注释:①宝慈即宝慈宫?②大农:北宋管理财政的部门?③官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不豫,浸剧:厉害
B.太后权同听政,帝之颔:点头同意
C.从父遵裕坐西征失律抵罪从父:跟随父辈
D.有司请循天圣故事故事:先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令王出帘外见珪等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珪等再拜谢贺示赵弱怯也
C.是由吾故越典制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D.后见来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皇后因母亲的关系自小就生活在宫中,因与英宗皇帝同岁而被指婚。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临朝“执政”的女性之一。
B.在英宗病重期间,高氏从谏如流,当机立断,“阴敕”“密”可见临危不乱,安排周密,表现出她非凡的理智、才能,因此,听政九年,天下太平。
C.从做皇后到做太皇太后,其间,高氏拒绝提拔自己的弟弟、侄子,多次拒绝为家族修建府邸,拒绝宽恕自己的娘家人,表现了这位女性的高尚品行。
D.高氏公私分明,以身作则,如自己出钱利用朝廷赏赐的“隙地”为“高氏营大第”,不用国家一分钱;力行节约,拒绝使用上供之物等;加之她执政能力,“女中尧舜”,名副其实。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帝肉未冷,吾何敢顾私恩而违天下公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宋用臣等既被斥,祈神宗乳媪入言之,冀得复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
(1)答:先帝尸身未寒,我哪里敢顾及私人感情而违背天下大义呢?
(2)答:宋用臣等人被斥逐后,请求神宗乳母入宫传话(说情),希望得到重新任用。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从父:叔父。
小题2:B项两个“且”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A项第一个“乃”,副词,于是,第二个“乃”,副词,竟然,表转折;C项第一个“而”,连词,因而;第二个“而”是连词,承接;D项第一个“其”,代词,代“媪”,第二个“其”,代词,那个。
小题3:“从谏如流,当机立断”、“阴敕”、“密”、“临危不乱,安排周密”,主语应该是“神宗皇帝”而不是高皇后。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 肉:尸身。冷:凉,寒。私恩:个人感情。 (2) 斥:驱逐。祈:请求。乳媪:乳母,奶妈。冀:希望。(重点词语翻译准确,每翻译对一个1分,语句通顺1分)
译文参考:
英宗宣仁高皇后,亳州蒙城人。其曾祖父高琼,祖父高继勋,都有功于皇室,官都做到节度使。其母曹氏,是慈圣光献皇后的姐姐,所以高皇后从小住在宫中。当时英宗也在皇帝住所,与皇后年岁相同,仁宗对慈圣皇后说,今后一定让他们结成配偶。成年后,就在濮王宫邸成婚。生下神宗皇帝、岐王颢……治平二年(1065)被册立为皇后。
皇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供职很久,皇帝打算迁升他的官职,皇后谢绝说:“士林得以升朝籍,已经很过分了,怎能援引先前皇后家待遇相比呢?”皇后辞谢了皇帝。神宗皇帝即位后,尊高皇后为皇太后。皇帝多次想为高氏建造宏大的府第,太后不答应。很久以后,仅仅把望春门外空隙之地赐给高家,一切营建及百役经费,都由宝慈宫支出,不花费大农司一文钱。
元丰八年(1085),皇帝染上疾病,渐渐加重,宰执王珪等人入宫问候,请求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皇帝点头应许。王珪等在帘帷下朝见太后。太后哭泣,抚摸着延安郡王说:“孙儿孝顺,自从皇帝吃药,从未离开过,书写佛经为皇帝祈福,喜欢读书,已经诵读《论语》七卷,绝不贪玩。”于是让郡王走出帘帷外见王珪等,王珪等两次拜谢并表示祝贺。这天发出诏令,立郡王为皇太子。皇帝又密令内侍(太监)梁惟简,让他妻子缝制一件十岁儿童穿的黄袍,夹在怀里带进宫来,秘密为太子仓促间登基做准备。
哲宗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太后叔父高遵裕因西征失败而获罪,蔡确想献谀来加固自己的权位,请求恢复高遵裕的官职。太后说:“高遵裕在灵武之役中,损失百万之师,先帝夜间得到消息,从床上起来绕榻而行,整夜不得入睡,皇帝情绪因此而遭惊骇,导致去世,祸端出自遵裕,遵裕被免除刑诛,已很幸运。先帝尸身未寒,我哪里敢顾及私人感情而违背天下大义呢?”蔡确惊恐而止。
朝廷考试举人,有关部门请求遵循天圣旧制,皇帝太后都到殿上,太后制止了。大臣们又请求太后在文德殿接受册宝,太后说:“母后当权,不是国家好事,况且文德殿是天子衙门,哪能是太后当到的地方?到崇政殿受册就够了!”元宵节灯宴,太后的母亲应当入宫,太后制止说:“我母亲登楼,皇上一定增加礼仪,这样由于我的原因而超越典章制度,于心很不安啊!”只令赐给她灯烛,于是每年以此为常例。
太后侄儿高公绘、高公纪应当转升观察使,太后竭力阻止。皇帝再三请求,太后仅仅同意给他们迁升官阶一级,此后一直不敢改。太后又认为官员冗多应当裁汰,诏令减损外戚恩封四分之一,作为后宫的表率。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国家安定。
宋用臣等人被斥逐后,请求神宗乳母入宫传话(说情),希望得到重新任用。太后见乳母来见,说:“你来干什么?莫非是替用臣等人游说吗?况且你想像往日那样,求托内宫干扰国家政事吗?如果是这样,我就要杀你。”乳母大为惊恐,不敢说一句话。从此宫内降恩之路断绝了,大力推行旧制,压抑断绝外戚私恩。文思院贡奉来的物品,不论大小,太后一生不取用一件。人们认为太后是女人中的尧、舜。
元祐八年(1093)九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