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8:10: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善:好的,善意的
B.绣闼,俯雕甍——披:开,打开,
C.遥襟畅,逸兴遄飞——甫:迅速,快速
D.百里者,宿舂粮——适:适应,适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拨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槥椟①,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
  会昌初,迁襄州刺史。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
  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大中初,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就加检校司空。六年,复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诏曰:“河东军节度使卢钧,长才博达,敏识宏深。由岭表而至太原,五换节钺。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②,以表群僚。可尚书左仆射。”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③,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宰臣令狐山曾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山曾惧,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选自《旧唐书·卢钧传》,有删节)
  注:①槥椟:小棺材。 ②揆路:宰相之位。③端揆:指尚书左仆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为南海者,不捆载而还——靡:没有
B.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者——表:南面
C.华蛮异处、婚娶不通——俾:佣人
D.物议以钧长者,山曾弄权——罪:谴责
2. 以下句子中,直接表明卢钧“性仁恕”或“为政廉洁”的一组是(? )
①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   ②作法兴利以致富       ③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
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 ⑤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 ⑥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钧进士及第后又应试“书判拨萃”科,先历任补校书郎、诸侯幕府僚佐、左补阙等,后因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而出名。
B.卢钧担任过几个道的节度使,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政绩尤为突出,他为政廉洁,关心民众,受到了当地汉人和蛮族的拥戴。
C.卢钧满怀希望应诏入朝,结果被授为尚书左仆射,很是灰心,后受宰相令狐山曾排挤,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D.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深得皇帝的赏识并重用为宰相,加之他为人仁慈,为政廉洁,当时被视为长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C
3.D
4.(1)因此山越的当地的百姓,叹服他的道德仁义,法令虽不严苛而众人都受到教化。
  (2)仁爱之声满路,公众赞颂之声更高。应该升任揆路(宰相),作众多官员的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之——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徙于南冥也
B.于——急星火
访风景崇阿
C.以——臣供养无主
刘日薄西山
D.见——慈父
用于小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小题1:分析上面选段内容,说说孔子的治国的基本思想。(3分)
?
小题2:孔子还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结合上面的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1)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认为对百姓实行道德教化比刑罚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小题2:(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把执政者的道德品质比作风,百姓的道德品质比作草,强风吹来,草就会随风倒下,这说明用执政者的道德力量能感化征服百姓,这样百姓就能“有耻且格”。这是孔子“道之以德”的形象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抓住“为政以德”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来概括即可。
小题2:评价“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首先要清楚“风”与“草”这两个喻体的特点,然后结合所选文段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来评价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节选自《论语·微子》)

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以贪天下也。(节选自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
小题1:面对出仕与否,子路和许由各有什么不同的选择?(2分)
小题2:简要评价这两种人生观。(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面对出仕与否的选择,子路认为“不仕无义”,许由却坚决表明“非以求禄位”“非以贪天下”的志向。(用自己的话阐释也可以。)
小题2: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体现了社会责任感。(1分)许由拒绝荣禄、谦让隐退,听从内心呼唤,回归自然。(1分)都是个人追求,无所谓对错。(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子路曰:“不仕无义。”可见子路主张出仕。许由喟然叹曰:“非以求禄位”“非以贪天下”,可见其不主张出仕。
小题2:两种观点都有其可取性,无非对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