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7-03 08:02: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少年游
苏轼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姮娥,即嫦娥。
1、上阕“雪”与“杨花”互喻,构思巧妙,试分析这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句分析下阕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战事惨烈啊神灵震怒,战士们壮烈牺牲啊尸首弃于原野。
B.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身已死亡啊英灵不泯,将士们魂魄威武不屈啊死后也是鬼中英雄!
C.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战士们本来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赏赐。
D.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我被贬谪到这落后的南越蛮荒之地,与友人音信不能相通。



3、阅读题  有人对秋瑾(《感时》)其一作了如下四点注解,你以为是否对,为什么?
忍把光阴付逝波,这般身世奈愁何?楚囚相对无聊极,樽酒悲歌涕泪多。
祖国河山频入梦,中原名士孰挥戈?雄心壮志销难尽,惹得旁人笑热魔。
A.“光阴付逝波”就是光阴付流水,暗用了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一句的内容。
B.“楚囚相对”是指处境不顺的人聚在一块,这里是指革命壮志末酬的人相聚在一起。这是借用了《晋书·王导传》故典:东晋王导斥责过江名士周顗(y?)等不知努力恢复中原,只是学楚囚对泣不可取。“楚囚”出自《左传·成王九年》:在晋楚战争中,楚将钟仪被俘,晋侯问:“南冠而系者,谁也?”专管人员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借指处境不顺的人。
C.“中原名士孰挥戈”就是说中原地区那些有名望的人哪一个站起来拿起武器进行战斗。“中原”原指河南一带,此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孰”,谁,哪一个。
D.“旁人笑热魔”,旁边人笑(我)发疯了;鲁迅《药》中夏瑜的主要原型就是秋瑾,小说中花白胡子说:“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这正好为之作为注脚。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小题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4 分)
小题2: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4分)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