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7-03 07:36: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曲江对酒①
唐·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②。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③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④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1)简析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2)“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你认为这样修改之后好不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诗人感觉闲散无聊,枯坐江头多时,不想回去,(1分)纵饮懒朝,后悔没有及早辞官归隐,(1分)抒发了诗人面对仕途失意、抱负难展、理想落空、报国无门的状况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情。(1分) 
(2)“桃花欲共杨花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2分)正因为仕途失意,懒散无聊,诗人才久坐江头,如此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纯用描写,能更好地衬托出诗人此时的心情。(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
贯云石
鱼吹浪,雁落沙,倚吴山翠屏高挂。看江潮鼓声千万家,卷朱帘玉人如画。
闻鹊喜·吴山观涛
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1)两首诗歌在描写潮水的过程时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歌在结尾处都写了“人”的活动,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都先描写潮水来前的平静场面:前一首用“鱼”“雁”表现水面的平静;后一首用江水的碧色表现江水的平静。前一首用“鼓声”表现潮水来临时的气势,后一首用“雪山”“龙”表现潮水的气势。(意对即可)
(2)前一首通过写闺中女子掀起朱帘看潮水表现人们观看潮水的热闹场景;后一首通过描写隔岸笛声表现潮水过后江水平静的情况。(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下列哪一句诗?(2分)
词语 ??联想到的诗句(?)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①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②。
[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②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
(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问: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别具田园情调的画面。第二问:画面构成:石梁秧畦、谷深道狭、栖鸟归林、行人问路、渡者唤船等。
(2)第一问:从整首诗来看,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乐景衬哀情也可)前六句所写的优美的田园景象与结尾两句所写的中原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第二问:鲜明地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襟。(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是同一时间的事情,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情,酒醒之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
(2)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反衬(乐景衬哀情或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