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9 19:19: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相关试题。(6分)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①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②,不须檀板③共金樽。
①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
②狎:亲近。
③檀板:檀木做的拍板。这里泛指乐器。
【小题1】本诗第二联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梅的形象?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2分)
【小题2】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山园小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诗从梅枝的稀疏、梅香的清幽两方面来描写梅的形象。(1分)写出了梅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艳超逸。(1分)
【小题2】①对比:“众芳摇落”与“独暄妍”形成对比,突出梅花傲雪耐寒的品质。②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视觉写梅花稀疏的枝叶倒映在水中的姿态,嗅觉写梅幽香漂浮。③侧面烘托,借“霜禽偷眼”和“粉蝶断魂”突出梅花的美。④虚实结合,一二句实写梅花的姿态和香味,第三句虚写(想像),想像霜禽和粉蝶的行为,突出梅花的美好。(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拟人、夸张、动静结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如果说首联是作者对梅花所发的感喟,那么颔联则是进入到对梅花具体形象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这两句咏梅诗,在艺术上可说臻于极至,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江城子
蔡珪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余三河,坐中赋此。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注:蔡珪,金代著名词人。此词是首客中送客的佳作。王温季是作者好友。
东垣,作者故乡,也是客人此去的目的地。
小题1:这首词以“鹊声”起笔,有什么好处?一个“半”字有何妙处?(4分)
小题2:词的下片主要写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用象征吉祥的喜鹊着笔,有其欢快的声音引出客来,使人未闻见其人,先感到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一个“半”字形象地写出灰尘之多,相见不易,衬托了词人见到友人既惊又喜的心情。
小题1:下片写与友游乐,游湖赏景对饮之趣。先抒发了主客相会畅饮相得之乐,末三句有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愁思,对故乡的眷念。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小 重 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感情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了晚春雨后生机盎然的景象。(2分)柳树成荫,花儿盛开;红芍药抽出了花苞,尖小如簪;微风吹拂,禽鸟明快地欢叫;雨后初晴,偶有浮云飘过天空(4点,分别对应原词的相关语句,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
小题2:①追忆往事的惆怅之情。②物是人非,少年之志未酬的隐痛。(2分)使用对比(答“反衬”也可)手法表达。“时序好”反衬惆怅感情之深,“旧游”可寻反衬少年豪壮情怀的消逝。(2分,手法1分,简析只要回答一处即可得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属于诗歌形象鉴赏中意境类中情景再现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再现画面的能力。此类试题要有总体概括(这里往往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特点什么图画或者景象),再有要包括画面内容分析。此题写了晚春雨后生机盎然(或者生机勃勃,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画面分析要围绕意象特点展开。往往要联系到语句的翻译描绘。
小题2: 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诗歌中写的是对往事的追忆情怀。从中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惆怅。使用的是对比,(或者“反衬”)用好的时节反衬情怀之苦。用“旧游”的美好,反衬现实中豪情已去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________”对“春山”,“________”对“鸟”“自落”对“________”,极其工整。(每空0.5分,共2分)
23.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4分)
:?
?
?


参考答案:答:(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