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9:19:14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相关试题。(6分)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①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②,不须檀板③共金樽。
①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
②狎:亲近。
③檀板:檀木做的拍板。这里泛指乐器。
【小题1】本诗第二联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梅的形象?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2分)
【小题2】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山园小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诗从梅枝的稀疏、梅香的清幽两方面来描写梅的形象。(1分)写出了梅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艳超逸。(1分)
【小题2】①对比:“众芳摇落”与“独暄妍”形成对比,突出梅花傲雪耐寒的品质。②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视觉写梅花稀疏的枝叶倒映在水中的姿态,嗅觉写梅幽香漂浮。③侧面烘托,借“霜禽偷眼”和“粉蝶断魂”突出梅花的美。④虚实结合,一二句实写梅花的姿态和香味,第三句虚写(想像),想像霜禽和粉蝶的行为,突出梅花的美好。(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拟人、夸张、动静结合,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如果说首联是作者对梅花所发的感喟,那么颔联则是进入到对梅花具体形象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这两句咏梅诗,在艺术上可说臻于极至,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江城子
蔡珪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余三河,坐中赋此。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注:蔡珪,金代著名词人。此词是首客中送客的佳作。王温季是作者好友。
东垣,作者故乡,也是客人此去的目的地。
小题1:这首词以“鹊声”起笔,有什么好处?一个“半”字有何妙处?(4分)
小题2:词的下片主要写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用象征吉祥的喜鹊着笔,有其欢快的声音引出客来,使人未闻见其人,先感到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一个“半”字形象地写出灰尘之多,相见不易,衬托了词人见到友人既惊又喜的心情。
小题1:下片写与友游乐,游湖赏景对饮之趣。先抒发了主客相会畅饮相得之乐,末三句有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愁思,对故乡的眷念。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小 重 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感情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了晚春雨后生机盎然的景象。(2分)柳树成荫,花儿盛开;红芍药抽出了花苞,尖小如簪;微风吹拂,禽鸟明快地欢叫;雨后初晴,偶有浮云飘过天空(4点,分别对应原词的相关语句,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
小题2:①追忆往事的惆怅之情。②物是人非,少年之志未酬的隐痛。(2分)使用对比(答“反衬”也可)手法表达。“时序好”反衬惆怅感情之深,“旧游”可寻反衬少年豪壮情怀的消逝。(2分,手法1分,简析只要回答一处即可得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属于诗歌形象鉴赏中意境类中情景再现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再现画面的能力。此类试题要有总体概括(这里往往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特点什么图画或者景象),再有要包括画面内容分析。此题写了晚春雨后生机盎然(或者生机勃勃,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画面分析要围绕意象特点展开。往往要联系到语句的翻译描绘。
小题2: 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诗歌中写的是对往事的追忆情怀。从中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惆怅。使用的是对比,(或者“反衬”)用好的时节反衬情怀之苦。用“旧游”的美好,反衬现实中豪情已去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________”对“春山”,“________”对“鸟”“自落”对“________”,极其工整。(每空0.5分,共2分)
23.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4分)
答:?
?
?
参考答案:答:(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