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时间:2019-06-29 18:35: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山川相缪/举匏樽以相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物各有主/而未尝往也/举酒属客
C.夙遭闵凶/杯盘狼籍/逝者如斯
D.知不可乎骤得/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苏轼?《贾谊论》
小题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属:连缀,写作
B.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秀才:才华优秀
C.愚深悲生之志,故论之备:准备
D.则知其有狷介之操狷介:胸襟狭窄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说明贾谊“才华突出”的一组是(2分)
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②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③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④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⑤贾生志大而量小?⑥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④
小题3:(乙)文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2分)
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
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
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D.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2)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3、阅读题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①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②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③,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
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唐律》,告叛者不反坐。”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转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④为台臣所纠,去位。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⑤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谥曰文穆。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① 墨,贪污。② 倒剌沙,人名。③ 戾:罪。④ 别里怯不花,人名。⑤ 剀(kǎi):切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即位诏旨,动祖宗法:法令
B.丞相倒剌沙其摧辱同列疾:痛恨
C.有司具狱,都人肃然趣:催促
D.右丞相别里怯不花为台臣所纠:检举
小题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所顾忌”风格的一组是(?)(3分)
① 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② 何谓法祖宗耶
③ 起岩廷争愈急?④ 搏击豪强,不少容贷
⑤ 起岩执不可?⑥ 起岩据理窜定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起岩刚在代管县里的行政事务时深得民众拥戴,后因进士考试中的出色表现得到皇帝赏识,进入朝中任职。
B.因受杨廷玉案牵连,张起岩虽据理力争,得到皇帝的理解,但仍被罢免还乡,后来才得以升迁,逐渐受到重用。
C.宁宗去世时,燕南突然发生诬告官员叛乱事件,张起岩力主严惩诬告者,对稳定当时的局势起了良好的作用。
D.张起岩性格刚直,不阿附上级,不苟同他人,不顾及情面,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在政治和史学上都作出了贡献。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3分)
(2) 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3分)
(3) 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4分)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出——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
B.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若不阙秦,将取之
C.臣请入,之同命——刘备天下枭雄,操有隙
D.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则利——德何如,可以王矣



5、阅读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
B.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
C.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
D.境非独谓景物也。
2.下列境界中,是“有我之境”的一项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B.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 ?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3.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乐景写哀情”的一项是(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B.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官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
B.“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由于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而造成两种不同的境界,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写实两大派。 ?
C.“写有我之境者为多”,而能达到物我浑然境地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但都能给人以美感。后者“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
D.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而崇尚“真”则是他的一贯思想,他认为只有“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