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9 18:23: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填空(2分)
【小题1】《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                
【小题2】吴荪甫和赵伯韬战斗到最关键时刻,            的倒戈让吴荪甫彻底崩溃了。


参考答案:
【小题1】《太上感应篇》    【小题2】杜竹斋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类似题目,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解答类似题目,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陆游曾用“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
(3)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________、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4)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_____________》总称“名人传”。


参考答案:(1)出师一表真名世
(2)烟光凝而暮山紫
(3)元杂剧
(4)托尔斯泰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名句名篇的默写(6分)
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两空得1分)
小题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小题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小题3:是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小题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小题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小题6:?,蓝田日暖玉生烟。


参考答案:
小题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小题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小题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小题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小题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小题6:沧海月明珠有泪


本题解析:默写(1)时,注意“扪、胁、膺”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锲”的写法。默写(5)时,注意“戈”的写法。默写(6)时,注意“沧”的写法。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空缺的部分(共6分)
小题1: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2:?,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小题3: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小题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5:顾吾念之,  ?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6: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
小题1:塞上胭脂凝夜紫
小题1:楚天千里清秋
小题1:纵豆蔻词工
小题1:怎敌他晚来风急
小题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与赵者
小题1:蜡炬成灰泪始干。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参考答案:(1)烟光凝而暮山紫
(2)会桃花之芳园
(3)风急天高猿啸哀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樯橹灰飞烟灭
(6)万类霜天竞自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