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8:06:26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写自己的兴奋之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岸帻?(宋)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
小题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3、单选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我”是听到牧羊女的诉说后才引发了自己的梦的。
B.牧羊女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推“我的梦”也会与“恋”有关。正可谓因情入梦,以梦抒情。
C.“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我的梦”,则是沉重、寒冷、忧郁的。
D.全诗四节,形成了一个对应式结构,许多信息就是从对应、对比中传达出来,显得简捷而又有蕴藉。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入关
[梁]吴均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①,夜赴交河②城。
马头要③落日,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注】①汉代张骞,以功封博望侯,后人称之张博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③“要”,同“邀”,此处意为拦截。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边塞怎样的场景?“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是如何以人写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青玉案
张榘【注】
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小题1:前人评论“上阕‘羞涩’一语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5分)
答:?
小题2: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