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7:49:47
1、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请以“追逐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必须要有描写的片段;且描写要有针对性,要突显主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④立意须在话题范围内,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每人都应有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梦想却属于每一个人。
它没有分别,不分好坏高低贵贱。
有人认为,为自己定一个大梦想是好高骛远。我添上一句:但如果他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朝着梦想出发,那么梦想终能实现。
有人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很愚蠢,一个人孤独地同鲨鱼搏斗,最终却拖回了鱼骨,一无所获。而我却认为老人是一个智者,他懂得去追逐梦想。他虽然失去了肉体所需的食粮,却收获了用之不尽的精神存粮。
爱迪生有一个梦想:发明更多实用的东西,为人类造福。于是,他的人生有了方向,他的功绩因此而伟大,他的人生因此而辉煌,他的名字因此而不朽。他为何会成功?因为他一生都在追逐梦想。
屈原也有一个梦想:要使自己的祖国更强大,不受秦国的欺压。于是他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名言。这不仅是他崇高气节的写照,更是他追逐梦想的勇气与实现梦想的决心。
世人大多都碌碌无为,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成为伟人的屈指可数。为何生在同一个世界,吃着同样的粮食,处在同一个年代,人的成就却如此的不同?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位伟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是民族解放?
是使祖国强大?是为全人类造福?是为后人留下精神食粮?还是……不管是什么,每个伟人都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从未想过放弃。慢慢的,他们就成了一代伟人了。
噢,原来做一个伟大的人是如此的容易!
没错,就这么容易。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追逐梦想,永不放弃!
老师告诉我们,有一种蝉叫十八年蝉,它要在潮湿、昏暗的土壤下生活十八年,然后破土而出,用一个夏天来歌唱,最后默默的死去。我思索:是什么能够让它孤独地生活十八年?最后得出答案:是梦想,是歌唱的梦想!是这个梦想支撑着它,度过了孤单伟大的一生!
不要感叹人生苦短。拾起梦想的种子,用一生的时间去播种,在最后一刻去收获。你会发现,你的一生,其实很精彩、很充实!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带来的喜悦无法估量,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味道吧。
去吧!带着梦想出发,伴着希望起航……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建议切入分为48分。
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5分。其余参照2011年高考评卷标准。
1.人的对手,其实是自已。战胜对手就是战胜自己。
2.自己的缺点就是自己最大的对手。
3.你的对手,也是你的朋友。
4.只有战胜对手,才能提高自己。
5.对手是发展的动力,要善待对手。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拿。晚上回来时,拿雨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这样是由于你们过于依仗自己的优势。”
2.—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下头,看着河水中自己的美丽的倒影,尤其是自己的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盘曲的角,感到非常的满意。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又沮丧地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突然,—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把他逮个正着。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认为丑陋软弱的,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梨 的 味 道
梨的甜味令木子一生难忘。他觉得“品尝得出梨的真正味道”就是他的优势,这一优势也铸就了他最后的成功。? ——题记
十年前的今天,对于木子来说是一个激动的日子。他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木子生在农村,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只有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屋后的几亩地、几十棵梨树,还有一头老黄牛是这个家仪有的经济来源,日子尽管不富裕,但木予生活得 却很快乐。每当和父亲一起摘下树上的梨准备拿到集市上去卖时,他心里总是甜滋滋的.因为他知道父亲为这些梨所付出的辛劳。?木子拿到通知书时觉得沉甸甸的,回到家里,父亲不在。木子正纳闷的时候,父亲从外面走了进来,从口袋里掏出手帕裹着的一团东西放到木子的手里。打开手帕.木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里面是厚厚的一沓钱。他忙问父亲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父亲告诉他:“我卖了老黄牛,又把这些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总算凑足了学费。”
临上学的那天晚上,木子和父亲坐在屋后静静地听着风吹过梨树叶所发出的沙沙声。父亲说,木子小时候一哭,父亲就把他抱到这里,一听到梨树叶的沙沙声,木子就会开心地笑。父亲总说木子和梨树之间似乎有一种解不开的缘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送木子去镇上的车站.临行时父亲拎了一袋梨让木子带上,木子接过来,看着父亲那苍白的头发和爬满皱纹的脸.将装梨的袋子攥得紧紧的。
上了大学以后,木子还是忘不了那梨的甜味,每当他遇到挫折时,总是喜欢咬上一口梨,慢慢地品味梨的味道,这样他的心中就又会涌动起奋进的勇气。
现在的木子已经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在一次采访中,有一位记者这样问道:“您觉得您在这么多同行中脱颖而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木子的回答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讶:“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能真正地品尝出梨的味道?”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中心探讨的是“优势和劣势”的问题。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可以转化成劣势,劣势也可以转化成优势。人生没有永远不变的优势,优势会令我们忘乎所以,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而劣势会时刻警醒我们,让我们谨慎行事,能够在危机中寻找到转机。所以,优势与劣势是相对的,今天的优势或许会成为明天的包袱。在人生之路上,无论你拥有了怎样的优势,都得牢牢记住:人生,只有不变的法则,没有不变的优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善于扬长避短;没有永远不变的优势,也没有永远不变的劣势,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这则材料可以引发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做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
勇于逆流而上固然值得钦佩,但无目标的勇敢也只是徒劳,唯有做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方能成功(开门见山提论点,观点公允,意赅言简,且扣题紧)
就像材料中老者所说的:“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联系材料单刀直入,直指论述的关键)是啊,材料中的鱼儿勇于逆流而上,确实值得我们钦佩,但我们不妨多想一下,它逆流而上是为了什么?我想,它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如果它能把自己身上伟大的精神分给智慧一半,做一条既伟大又聪慧的勇者之鱼,结果可能会是柳暗花明的一片新天地。
说到勇于逆流而上的智者,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就不得不提在世人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今天,他却勇于逆流而上,远离政治而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在信息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他却以一个电脑盲的身份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用一笔一画完成了自己的一切设计靠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靠着常人难以付出的辛劳,以及常人难以超越的毅力,即没有赶上时代脚步,他仍不失为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
所有智者的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智慧要让自己的目标来诠释。
当年,刘若英被一位著名音乐人评价说:“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里发展”之后,刘若英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勇于逆流直上她为别人端茶倒水,她制作演出时间表,她替歌手拿演出服装……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上,风雨在所难免,但她确实是一位智者,一位勇于逆流而上的智者!终于有一天,她用微笑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用并不惊艳但十分温暖的嗓音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她也因此被评为“最具真实感的歌手”她成功了,她的勇于逆流而上没有白费,因为在她下决心前,早已有了自己的目标,当有目标的那一刻起,成功也早已向她靠近。
当今这个社会,勇于逆流而上的人少之又少,而做一位有目标并勇于逆流的智者更是不易写到这里,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做了。
逆鳞遐想
如文提示,一条逆流而上最终被冻死在高原上的鱼,如何?年轻人会感叹说,老者会叹息说我想,都不重要相比缥缈于海洋里的同类,能有后世之人为之慨叹,却也是这条鱼的无尚荣耀吧!即使,代价是死亡(否定之后再肯定,观点因此脱颖而出,更令人惊叹令人击节)
当然,鱼儿怎么想我不知道,我也无从断定它逆行为何我只是忽然觉得,自己就好像这尾逆流而上的鱼,在生命、在社会的洪流里正奋力摆尾而上(通过联想展开下文,因鱼而己,又由寓言而社会人生)
不安现状地生活着,我偏执地想要做像作家池莉一样的独行侠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却也无一例外地向着同样的目标——同一个地方攀爬对于不择手段!我实在是害怕,怕我在这生活的大染缸里换了自己原本的色彩(作者清洁自守的形象在这个比喻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我在想:是不是这条鱼儿也像我一样,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抓进了渔网,害怕自己也被做成鱼罐头码放在超市的货架上?于是,它准备逃离,向着最高的高原上……
或许是我小气了,又怎能懂得这倔强的鱼儿怀揣“金鳞岂是池中物”的雄心壮志呢?心中有一种仰望,向着自己最高的梦想激流又如何?逆行又怎样?只为梦想的一抹流光,无畏地逆行而上!(整齐的反问、流金的梦想、执著的信仰与高昂的情感,带给我们一种至上的崇高美)我错了,我实在是错了!若想在生命的长河中有自己的信念,岂是逃避所能够达到的?这鱼儿,又如何不是要为自己的信念背向了集体,背向平凡呢?拥有万人沉醉我独醒的坚毅,也要有为自己开拓未来的勇气真正的,金鳞岂是池中物!
当然,鱼儿的结局是悲惨的,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死是有价值的!千万条鱼儿中能有如此一尾坚毅勇敢的逆鳞,敢于挑战“规则”,敢于藐视“信条”,又怎能不令人称赞,令人为之颂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世俗化的社会里,又有几人清醒几人醉呢?)
椎及当今社会,却又能有多少尾如此的逆鳞?(转思自己,也不得不令人汗颜)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种毫无涟漪的“平静”生活不!不能这样说!应该说是都习惯了追逐所谓的“名”与“利”的生活,却再难有一条不甘“主流”的鱼儿了人们因循地生活着,一次次走过别人脚下的路,又一次次重复着别人的生活如此而已,生活轻微得没有一丝涟漪
不如学做一尾逆鳞吧!只为心中的信念与追求,摆脱社会的俗套,选择在社会颓废的洪流里逆行而上或许,在那大河的源头处,有一个清新的世界!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作文题,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目标”的问题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可先正反多项立意,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
1﹑从肯定角度立意:
可贵的探索精神?
韧的赞歌?
重在过程?
④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⑤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2﹑从否定角度立意:
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
不能盲目的追求?
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
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
⑤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1)请以“参与”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古今中外的经典无不以它永恒的艺术、思想道德价值和深邃的文化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网络文学流行的现在,不少人的思想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浮躁,衍生出对经典著作的质疑与否定。在这一特殊时刻,大力提倡阅读经典作品,借丰厚的文化内涵来审视自我,提升自我,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请以“经典,永恒的光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得另拟题目。⑵不得透露个人的有关信息。⑶立意自定。⑷文体自定。⑸不得少于800字。⑹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按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