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9:13: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5)黄钟毁弃,______________。(屈原《卜居》)
(6)博观而约取,______________。(苏轼《稼说送张琥》)


参考答案:(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造化钟神秀
(3)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4)五十弦翻塞外声
(5)瓦釜雷鸣
(6)厚积而薄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小题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长亭送别》)
小题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小题4:沧浪之水清兮,?。(《渔父》)
小题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6:?,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参考答案:
小题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小题2:淡烟暮霭相遮?禾黍秋风听马嘶
小题3: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小题4:可以濯吾缨
小题5: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小题6:覆杯水于坳堂?置杯焉则胶


本题解析:小题1要注意“期”的准确记忆,注意“茕、孑”的字形;小题2注意“暮、霭、蔽、嘶”的字形;小题3注意“舒、见”的准确记忆;小题4注意“濯”字的形旁;小题5注意“淋漓”两字的准确记忆;小题6注意“坳、胶”字的写法。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简答题(5分)
简述宝黛爱情故事,并指出其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①贾宝玉与林黛玉从相见时就互相欣赏。在共居大观园的生活中,情趣相投,思想契合,暗生情愫,互相爱慕。但由于家族的干涉,最终贾宝玉被骗娶了薛宝钗。在极端的失望中,林黛玉含恨死去。贾宝玉得知实情后,万念俱灰。(3分)
②宝玉爱情体现了《红楼梦》反封建,追求自由的思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可以根据自己对相关文学名著情节的掌握情况,用简明的语言概述出相关的情节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