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8:28:52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从事。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遭受。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费:耗费。
D.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吴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
B.期山东为三处。
C.几何不从汝而也。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小题2:下列加点字中词性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忧劳可以兴国。
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小题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见其难为②视为止,行为迟
B.①汉军乃觉之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C.①盘盘焉,囷囷焉②得养生焉
D.①提刀而立,为之四顾②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小题4:下列句子中与“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然今卒困于此。
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C.赵尝五战于秦。
D.不忍杀之,以赐公。
小题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能够跟上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B.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所遇到的对手都被我击破了,所打击的敌人都臣服了。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因为亲附秦国却不帮助五国。
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燕赵两国的君王,才开始有谋略。
小题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况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带领八百壮士夜间突围成功,一路逃亡,又被农夫所骗误入沼泽,逃到东城县,只剩下二十八人,而追兵数千。
B.东城快战中,项羽明知必死,没有退缩,愿意拼死决战,这主要表现他知耻重义。
C.文段(二)从“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D.文段(二)依次从齐燕赵三国分析各自灭亡的原因之后,进一步从反面作假设推论,以证明确实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小题7:下列各句中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官传序》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是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全文以“呜呼”起笔,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咏叹中显示委婉的韵致。
B.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项羽之死》中对项羽的写法是通过三个连续事件集中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C.《六国论》首段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论古讽今,现实针对性很强。
D.《阿房宫赋》一文文采焕然,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如写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就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宫中歌舞的感受使用白描手法。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D
小题6:B
小题7: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 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①,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②,其渐之滫③,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选自《劝学》)
[注]①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的染料。②芷:白芷,一种香草。③滫:脏水、臭水。
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渐之滫——渐:侵染
B.巢非不完也——完 :完好、完整
C.庶人不服——服:信服
D.游必就士——就:接触、交接
2.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系之苇苕
B.生于高山之上
C.与之俱黑
D.编之以发
3.文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比喻,其用意是( )
A.说明麻是很直的,蓬草和它一起生长也会直;涅这种染料很黑,白沙掉在里面就会染黑。
B.说明蓬和白沙太没有自己的特性了,太容易被改变了。
C.说明蓬草应该生长在麻中,白沙不能掉在涅这种染料里。
D.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在好的环境中就会受到好的熏陶,在坏的环境中就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D
4.(1)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
(2)它的本质不是不美,而是被浸泡臭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指出下列划线词不全属于通假字的一项
[? ]